东方教育时报:“青年发展:五四100年的启示”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举行


[2019-05-06]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2611

日前,由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年学报》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青年发展:五四100年的启示”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举行。来自上海东亚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单位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出席研讨会他在致辞中指出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前夕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重要讲话之际召开这样一次研讨会非常及时而有意义青年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五四100年来青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历史经验从五四运动百年历史来看青年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新中国成立前青年是愤怒的一代成为了革命的生力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是激情的一代成为建设的生力军改革开放时期青年是开拓的一代成为开放的生力军新时代的青年是理性的一代是创新的生力军创新创业是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当代青年要坚定四个自信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上海东亚研究所青年研究室主任苏颂兴研究员作了题为《百年五四与世纪归航——中华民族崛起中的“海归”先锋》的主旨发言。他指出,五四100年和海归100年同步。他从留学生历史视角梳理了“海归”青年对五四运动的领导作用与文化影响,海归青年救国实干的历程,并对“海归”先锋的世界主义思想与当今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陈宁教授结合相关大数据,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五四精神与青年精神成人的关系,并就青年精神成人的实践路径,精神成人的前沿研究问题和方向,打通并构建青年研究、思政研究和心理研究中的青年教育共育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五四精神是青年精神成人的重要精神资源。


上海电机学院何小刚教授围绕《提倡五四精神是否与恢复传统文化相悖》主题,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否定封建专制,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思想新文化,以振兴中华为目标,让民族焕发青春。他主张在评价和传承五四精神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传统观,辨证看待传统文化,全面系统地恢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仰望星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社长、博士生导师何云峰教授认为,要对五四精神所倡导的价值与五四精神本身作区分,五四精神拥有的特殊符号有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等,但最根本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反思精神。青年教育应借助国内思政教育的完备体系,转变话语体系,引导、帮助青年建立反思意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宇青通过对“佛系青年”现象的分析,发出了“青年问题究竟是谁的问题”的追问。他从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三方面入手,提出要关注青年发展的环境和现实状况,为青年成长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等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闫方洁副教授围绕“从青年亚文化看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图景”主题,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强调从思政教育的供给侧反思“需求方”即当代青年群体的特征。她提倡将青年研究放在时代视角准确定位,客观看待青年作为时代“剧中人”“剧作者”的角色,同时看到青年的“两面性”。她认为,教育青年要在理解青年的基础上,注重以青年的话语体系去引领青年,重视青年精神的有效供给。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黄洪基教授提出要让青年研究青年,要让青年引领社会发展。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院副院长刘严宁博士要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中对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以及新时代青年的初心使命等问题的内在一致性作了阐述。


 


与会学者还就网络流行文化、青年发展规划、青年体质健康、新体力劳动者、青年劳动价值观、青年价值观引导、继承革命文化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青年学报》主编刘宏森教授在研讨总结中强调,五四精神是100年来不断建构的产物。他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了两大问题,即100年来“青年为了”和“为了青年”等方面的历史经验。“青年为了”,即五四100年来青年为了国家独立、振兴、变革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为了青年”,则指国家和全社会不断优化青年成长成才的环境和条件,促进青年积极发展、健康发展。


记者 魏小潭  通讯员 刘严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Bhog-9uCydOSvA9hUy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