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体会


[2018-09-14 13:20:21]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体会

教务处处长  刘颖

2018年9月13日

 

本次中心组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有: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讲话精神以及学习全国教育大会。根据通知要求,我先在学校理论学习专题网上学习了中央精神、媒体评论、专家解读等栏目相关资料。下面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

3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法令,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关税将会在15天后生效。3月22日,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发布《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政府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相关法规、政策和措施的调查报告》(简称《301报告》)。

我们应用以什么样的方法看待中美贸易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18-6-22)中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

1、所谓正确历史观,就是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

2、所谓正确大局观,就是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

3、所谓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

事实上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目的与实质:(一)修改现行规则:美国想要通过重新塑造国际制度以求规范和约束中国;美国是要在科技上压制和防范中国,固化自身在科技上的垄断或竞争优势;美国以贸易不平衡为由提出所谓“对等贸易”,威逼中国扩大进口、进一步开放市场。(二)振兴美国实体经济

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美国对中国加征税的领域不是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而是《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

中国:对贸易摩擦的态度

自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以来,中国一直坚持求和但不屈服的观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月21日表示,美方的反复无常,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无论美方态度如何变化,中方都将坦然应对。我们将按照既定的节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结合形势与政策,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看待中美贸易摩擦。

1.这次中美争端,不是中国挑起的,不是中国愿意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惜破坏国际规则,强行加到中国身上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资源。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胜利终将属于中国!

2.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学习专业技能,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教育是国之大计。刚刚过去的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全方位部署。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 40 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次大会描绘了新时代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蓝图,发出了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的影响。

兴国必先强师。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师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职业。对教育最大的支持,对教师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尊师重教。在第 34 个教师节之际,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本身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鲜明讯号,也是送给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最特殊的礼物。“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尊师重教发出了深情号召,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供了重要遵循。

 

下面结合工作,再谈一下学习体会。

一、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而专业建设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优化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性的要求下,更要围绕产业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中国城事》和综合素质课程为两翼,专业课程和第二课堂为支撑的课程体系,把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汇聚育人合力,发挥协同效应,努力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新格局。把综合素质养成、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统筹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应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把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在重点培育校建设项目中,继续以《综合素质培养》、《影视音乐鉴赏》、《创新创业能力》三门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为中心,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新增20门左右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学校立项建设课程达到四十门。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优秀学院、优秀专业评选和“课程思政”改革说课比赛。以一个二级学院(部)为单位,明确“课程思政”学院建设的主要目标,总结学院在全方位育人的特色与优势、建设内容、建设成效等。以专业为单位,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贯彻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结“课程思政”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课程思政”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教学标准、进课堂教学设计等的举措,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等。

二、围绕优质校和骨干专业建设

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已经公布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优质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沪教委高〔2018〕50号),学院为上海市优质高职院校,14个专业是上海市骨干专业。下一步将紧扣A类优质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目标,全面完成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各项目建设,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对于专业建设,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专业内涵,理顺专业群内专业结构关系。启动学科专业规划制定工作。对接新技术、新标准、国际化等继续完善14个骨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

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老师和接班人,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生源,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以学生质量为主体,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在现有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对质量改进的跟踪与分析,构建教学运行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双闭环的重保障体系,从“建、评、引、改、控”方面加强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