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体会
副校长 杨秀方
2018年9月13日
根据学院党委宣传部下发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要求,通过自学和聆听专题辅导报告,下面就学习《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以及《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学习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体会
今年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挑起贸易战,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面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争端,我们要认清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沉着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1.认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
美国发动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中美之间的巨大贸易差额、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等引起,其实质是美国因中国的崛起而采取的战略遏制,是明显的霸权主义。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遥遥领先他国的科技、经济、军事、金融实力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为了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美国一直防范任何可能的追赶国家。当年,面对实力强大、意识形态相异的苏联,美国发动“冷战”,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打压和遏制,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外因。上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的日本,很快成为美国的“心病”。美国不断制造贸易摩擦,颁布“自愿出口限制”项目,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最终让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美国对中国的成功发展产生了恐慌和担忧,对中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打压和遏制政策。
可见中美贸易战,绝非有些人认为的“高调招敌”、“意识形态”导致。设置对手一直是美国为确保自身强势的战略惯性——自1894年美国GDP世界第一以来,哪个国家的实力全球第二,哪个国家威胁到美国地位,哪个国家就是美国最重要的对手,美国就一定要遏制这个国家。美国以关税为手段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实际上只是为了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不仅严重威胁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而且对世界经济也有负面影响,也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付出沉重代价,削弱美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阻碍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分享中国开放发展的巨大成果。
2.相信我国有能力应对贸易战
虽然贸易战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但是我国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全体人民众志成城的精神支撑。其次,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硬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一轮消费张力的爆发是可以预期的。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脱贫攻坚战,这为抵消贸易战的影响打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还有,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10年来金砖合作的深化发展、4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已经使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获得了全世界的支持,这些都是打赢这场贸易战的重要资本。
3. 全方位采取措施,应对短期冲击
据相关数据分析,美国对我国输美5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将影响我国GDP增长率0.1%,不利影响可能还会通过预期改变向多个领域扩散。因此,我国高度重视,综合施策,积极应对可能带来的短期冲击。一是做好出口受阻企业的救助工作,帮助企业转向内销或向其他国家市场出口,加强下岗工人的救助、培训与转岗工作。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增加从替代国进口,保证国内市场稳定供应,防止个别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三是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工作。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可见其重要性,作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做好职后人员的在岗和转岗培训。四是积极应战,理性对待双边贸易诉求,通过谈判探讨合理的、对于双方都有利的贸易关税等政策。
4.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
这次贸易战让我们清醒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归根结底要靠本国人民自己努力奋斗,绝不可能靠别人“恩赐”。一要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采取多种措施激活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二要全力增强创新能力,把握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速技术追赶,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三要积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放宽市场准入,主动扩大进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四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建设贸易强国;五要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我们作为教育单位,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思想,在师生中准确传达中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体会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9月10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基本国情、时代挑战,从九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他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这九个方面的要求,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对于中职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为我们培养“00后”中职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指明了方向。
结合我校中职生的特点,我们要在七个方面下功夫:要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要通过系列专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好每周四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乐于奉献、互助互爱的精神,传递校园正能量;要发挥国防教育特色,塑造学生良好品行和健康人格;要推进双创教育,运用好双创平台,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积极引进企业文化,继续开展“工匠精神”“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美育课、劳动课,帮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在美育熏陶中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劳动中懂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习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两个更高要求”,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赞誉,更是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与期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砥砺前行、埋头苦干,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引路人的优秀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于我个人而言,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要把职业当事业,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单薄名利的坚守,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要心怀仁爱之心,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培养出更多既具有精湛技术又具有高尚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学校将抓住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机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励优者从教,落实教者从优,关爱教师成长,维护教师权益,让广大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