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上海市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副团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的主题宣讲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光辉主持。经济贸易学院、机关党总支、公共管理学院共有150余位师生聆听了本次党史宣讲。
郭庆松紧扣“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这一主题,对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8年共40篇著作做了深刻阐述与高度凝练,从纵向、横向两个历史维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党的百年发展脉络,以丰富翔实的案例故事,重点解读了为什么学党史、学什么党史、怎么学党史以及如何认识党史、如何用好党史、如何讲好党史等一系列重要党史问题。他强调,学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感悟并坚定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有历史的耐心和恒心,以此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
杨光辉总结讲话时指出,郭庆松教授专题报告高屋建瓴、史料详实、生动风趣、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更有极强的历史逻辑性,进一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学习好、领悟好、把握好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就要自觉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智慧的力量,用红色精神补钙壮骨、固本培元,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做到信仰不变、信念不移、信心不减,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4月30日,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附属中专)邀请上海市委教师团成员、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袁志平教授作“中国共产党与上海”的专题宣讲报告。袁志平教授从三个维度详细讲述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深厚红色文化内涵,阐述了党在发展历程中始终以谋民族复兴、谋人民幸福为己任,保持着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袁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史料丰富,他用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案例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与上海的不解之缘,重温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励了党员教师、学生们铭记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供稿:经济贸易学院、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