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18:00,学校领导班子在杨浦校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第三次夜学。党委书记褚敏主持学习会。
在两个小时的夜学过程中,班子成员通过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全面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深入学习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发展经验和历史意义,从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中,汲取改革创新的精神力量和经验启示,强化改革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党委书记褚敏在作领学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走过光辉历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们国家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他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党的建设方面,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着重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思想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作深入阐述。
褚敏强调,学习我们党改革开放这一段历史,最大的启示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在我们党内重新得到确立。能够按照实际的变化的情况做出分析、判断和决策,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不僵化、不教条,既讲原则又灵活应变,这是领导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领导方法!依靠解放思想,我们党冲破了思想的藩篱和体制的束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和实践难题,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依靠解放思想,我们党带领中国这艘巨轮在滔天巨浪中前行,取得了让全体人民都受益的重大发展成果。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每个人是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真是感概万千。在改革开放40年里,我们最大的成功,就是克服了对市场的偏见,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胜利,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新的胜利,这更是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了市场这个手段,充分释放了社会的创造活力,又坚持了社会主义属性,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和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世界上其它发展中国家走向国富民强提供了宝贵借鉴。中国共产党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具有无比优越性、旺盛生命力!
夜学以先自学后研讨的方式进行,与会成员结合所学所悟所思,从党史规律和经验启示的不同视角,深入进行交流与集中研讨。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光辉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百年来历经磨难,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新时代,一次次把“危机”、“危难”、“危局”转化为发展的“机遇” 、“机缘”、“契机”,化“危”为“机”贯穿始终。中国共产党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风险挑战中壮大,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涵养化危为机的能力,从“危”中识别机遇、抓住机遇,勇于突破困境开创新局。
党委副书记何光认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40年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党委委员、副校长郭洪涛认为,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发展规律,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一个政党性质、执政力的基本体现和保证。而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政党,敢于自我革命的政党,才敢正视规律、才能掌握规律、才会遵循规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千年封建专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败帝国主义侵略,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富民强国,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按照历史和社会进步的规律科学施政,对照规律自我纠正,把握历史脉搏精准施策的有力证明。
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广军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展经验国际比较研究,可以让我们深刻体会和理解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俄罗斯因为私有化改造导致国家失去了对经济命脉的主导权,而中国实施外向型经济政策,带来巨大活力和竞争力,全面繁荣了经济,成功的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根本。中国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印度却内纷不断,大政方针难以推行,而中国经济、社会、科技、综合实力全面进步,成功的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基础发生根本改变。同样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日本掉入“失落的20年”,中国则连续实现飞跃,成功的原因在于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归结起来,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委委员、副校长淦爱品表示,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每一个历史篇章都波澜壮阔,是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向前的必修课。40年的改革开放征程,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全校师生要在对党史深入学习和思考中,立足岗位做贡献,结合实际,守正创新,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精神,入脑入心,入智践行;要精心谋划学校“十四五”规划,把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等精神落实在办实事、开新局上,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动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吕力认为,回头看1978年,中国又一次面临何处去的艰难抉择,关键时刻,党领导人民,拨乱反正,以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极强的政治判断力,那就是主动研判形势,主动感知风险,精准把握谋划,防范于未然。回头看上世纪90年代,刚刚经历重大政治风波的中国,改革进入到关键时刻,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再一次把准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由此,中国的改革发展,势不可挡。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改革必然会经历阵痛,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出了低谷,走出了困境,开始了高速发展的新征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执政党所作出的政治判断,展现了我们党所具有的坚韧的政治定力。回头看,历史再次证明,越是在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切实可行的,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传统是代代相传的。讲政治,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提高政治领悟力、提高政治执行力,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初心使命很好地践行和诠释了这一点。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尚慧萍表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几代国家领导人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世情和党情,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改革开放每前进和深入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明确和清晰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完善和成熟一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坚信的主义、我们坚持的制度、我们坚定不移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不容置疑的事实支撑和实践证明,我们的“四个自信”也随着改革开放百折不挠沿着明确目标节节胜利而得以不断积累增强。
学校领导班子将始终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准确把握主题主线,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把学习党史与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发展开新局”落地落实。
供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