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化支部品牌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7月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党支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上海音乐学院机关第六党支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机关第二党支部在上海音乐学院开展党建联组学习活动,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等开展座谈交流和学习参观。上海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市政协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阮青,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强鹏程,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峥嵘,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汤隽杰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汤隽杰陪同与会代表考察上音城市音乐会客厅、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金声玉律颂中华’民族乐器特展”,全面介绍上音“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平台与艺术实践成果情况。
在美育楼,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常务理事赵松涛现场讲授曲艺党课《伟大开端》,他别出心裁地将党史宣讲与传统相声、快板等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带领大家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伟大辉煌历程,传承党的奋斗基因,让参会代表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严肃的理论知识。
随后,各党支部在上音歌剧院三楼多功能厅围绕“人民城市·大思政课”联组研讨学习,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机关第六党支部书记,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委员、艺术处处长史明阳主持。

阮青在致辞中强调,人民城市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城市建设与治理领域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政治立场,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上海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起点来谋划推进城市工作,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人民城市,奋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样板。他指出,此次活动形式新颖、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实现了本科高职、智库场馆、新的社会阶层之间“阵地共享、活动联办、经验互学”的党建互通优势,体现“城市即课堂、治理即教材、人民即教师”大格局。
主旨演讲环节,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红色礼仪源流研究”首席专家高福进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红色礼仪建设和发展”角度切入,详细阐述红色礼仪及其文化所具有的叙事功能、凝聚价值和教化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终身教授曾刚分享“上海打造超大城市更新样本”的经验,他指出,上海市将“保留城市记忆、彰显海派特色”与“提升生活品质、激发创新活力”同步推进,已逐渐确立“制度赋能—平台支撑—资本撬动—数字共创”四位一体的多元共治框架。放眼未来,有望在完善分级分类更新制度、升级城市更新立法、构建数据驱动治理体系、深化公共价值与社会资本平衡机制、组建长三角城市更新联盟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支部联学环节围绕“学精神 强作风 促发展”主题,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工党支部书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匡瑛,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宋柏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曹贤忠,中共四大纪念馆副馆长、左联会址纪念馆馆长何瑛先后交流发言,分享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学习体会。

张峥嵘在发言中指出,学习领会人民城市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把“为人民”和“人民建”有机统一起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城建”命名、根植于上海这座人民城市沃土的高职院校,致力将劳模故事、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融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小目标”融入城市发展的“大蓝图”,正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最直接的答卷。他希望,与会各方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为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贡献力量。

强鹏程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人民城市的建设主体是积极发挥共创精神的广大人民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科学把握人民城市理念,纵深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其目标是实现“人民城市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价值承诺和人民期许,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明新形态。他强调,把城市空间作为大思政教育的“活态课堂”,应当积极整合校区园区社区和地标场馆的实体空间资源,把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作为大思政课的“现实教材”,建立“理论赋能型”教学资源库、创设“跨界融合型”课程转化路径。他希望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三创”融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组织生活“一起过”,打造党建“同心圆”,形成工作“一盘棋”,真正构建起“治理实践有温度、思政教学有深度、价值引领有高度”的大思政课资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