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赛”冠军到“互联网+”大赛金奖,听梦想花开的声音——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金奖案例分享


[2020-10-09 13:21:57]

1602221456903620.jpg

金奖项目“蒲蒂——让中国的插花艺术绽放于世界舞台”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这是学校首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总决赛中荣获金奖,也实现了上海市高职院校在全国总决赛金奖零的突破。作为职教赛道金奖项目代表在大学生创客秀现场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作项目讲解汇报。现场,孙春兰副总理和项目指导老师宋柏红、项目负责人潘沈涵亲切握手,对蒲蒂项目表示鼓励及认可。“蒲蒂”项目创始人潘沈涵是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花艺项目金牌获得者,也是国家首个青年花艺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的创始人。项目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花艺技能人才团队,与世界顶级花艺师团队合作,结合行业优质资源以及国内外最新花艺信息,打造了三大核心产品与服务:标准产品、高端定制和花艺人才培训。

“世赛”到“创赛”,追求自我超越

2017年10月19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潘沈涵而言,是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他站上了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颁奖舞台,拿下了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的首个花艺项目冠军。无独有偶,两年后的10月15日,潘沈涵在第五届“互联网+”大赛的颁奖仪式现场,再一次登上领奖台,斩获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份殊荣。

在获得“世赛”冠军之后的潘沈涵,仍然专注于花艺技能的提升,也实践着“世赛”冠军光环背后的责任——开创了国家首个花艺青年后备培养基地,将自己的技能经验传授、分享给更多的人,开讲座、当教练、培训学员、公益培训,他忙得不亦乐乎。“海远浪狂,天高云险,我们是无所畏惧的勇仔……”在学校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参赛动员会的现场,一段充满闯劲的旋律进入了潘沈涵的脑海。就在此时,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代理院长宋柏红发现了这个“创业种子”,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交流,潘沈涵意识到“若是可以将自己正在做的花艺人才培训与创新创业理念相结合,更广泛地推广至市场,惠及更多技能人才,岂不是一举两得?”既能凭一技之长回报祖国,传承我们的海派花艺,为中国的花艺后备人才培养做出一份贡献,又能关注到花艺技能人才的就业需求和技能提升。就这样潘沈涵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

“创业”,这个原本和他生活没有任何交集的词语,开始逐渐成为他日常生活的关键词,主攻技能而又不善言辞的他开始不停地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组建团队,在培训实践中不断磨合团队,为即将到来的大赛做准备,也是在为即将注册公司的花艺工作室打下团队基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潘沈涵能在两次不同领域的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其个人的好心态。在将自己的“创意项目”逐步推进落地的过程中,也试着主动去适应环境,拥抱变化,将更多的压力与责任转化为动力,实现自我超越,永不停歇追求梦想的脚步。

梦想花开,坚定技能报国之心

潘沈涵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小伙,从小受海派文化的熏陶。近几年,人们对美好生活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开始用花艺装饰生活、点缀生活,以此为契机,潘沈涵开创了“蒲蒂——让中国的插花艺术绽放于世界舞台”项目。他了解到国内外各个花艺师的特点,能更好的运用花材与架构的结合,熟悉植物的习性及脱水时间,根据使用场景以及个人爱好,设计一些独特的花艺作品,对时尚领域不断突破,来弥补这个行业的痛点。

“蒲蒂”项目即将注册公司,落地于上海杨浦区,占地面积1200平。打造双创式花艺人才实训基地,通过带教、实践、裂变,为中国花艺后备人才培训做贡献,培养优秀花艺人才就是项目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背景下,该项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育社会技能人才,传承并实践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精神,坚守初心,技能报国,让中国的插花艺术绽放于世界舞台。

凝心聚力,放飞青春梦想

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通过参加各种训练和比赛,潘沈涵和项目团队成员都有了很多进步和成长,团队成员克服了上台紧张的困难,培养了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也获得了进步。

除了潘沈涵个人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之外,项目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也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老师的辛勤指导,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升级,坚持专创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承办、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了学校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