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共享端午佳节


[2018-06-21]   发布单位:工会   阅读次数:67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个传统的节日中,怎么能少了美味的粽子呢?

     蜜枣、甜粽、豆沙

     蛋黄、鲜肉、栗蓉

         还有网红

     辣条、燕窝、小龙虾

 1.jpg

那么好吃的粽子你们会包嘛?偷偷告诉你们其实小编也不会呀,嘻嘻

为迎接端午佳节,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615日,学校工会在三个校区组织了教工包粽子活动。那么,来看看老师们是怎么包粽子的吧!


01

准备好粽叶、糯米、肉等食材

2.jpg

02

选两片粽叶相叠,卷成锥形

3.jpg

03

舀两勺糯米填入,选取大小合适的肉放入,继续填入糯米直至与粽叶齐平

4.jpg

04

盖上粽叶,上方多余粽叶卷起形成角用棉线先把两端固定,再把中间扎牢

5.jpg

美味又好看的粽子制作完成了,是不是很简单呢?端午节即将来临,大家回去也去试试看吧!

6.jpg

话不多说,看看老师们制作的粽子吧!是不是想马上煮来吃呢!

7.jpg

看得小编也很想自己动手做呢!

怎么样?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呢?心动不如行动,过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端午节,大家快动起手来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尝尝自己的做的粽子或许有一种别样的美味呢!

8.jpg 

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了解了怎样包粽子,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的习俗吧!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悬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