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研讨会
时间: 2025-01-20 12:01:08      阅读: 2371

图片2 - 副本.png

1月14日上午,学校在杨浦校区召开2025年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研讨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副处长周红星,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院专家岳昌君,中国创造学会理事、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代表黄曾新,学校校长张峥嵘、副校长郭洪涛、仓平,以及来自复旦、交大、同济等10余所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与有效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城院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会议由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宋柏红主持。

郭洪涛全面介绍了我校情况和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创新实践,学校将专业建设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从学生入学之初便着手进行生涯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行业、职业的紧密联系,通过顶层设计与基础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积极局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职业规划与指导服务,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岳昌君线上做《当前经济形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学术报告,通过选取“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分布、就业匹配、求职意愿与渠道、用人单位需求等多方面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他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尤其应改变就业观念,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与职业匹配度,主动寻求就业创业指导和帮助。

宋柏红围绕组织保障、课程建设、示范性工作、指导成果以及特色创新等多个维度,介绍学校通过“三创融合、三区联动”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打造“课程打基础、训练强能力、比赛验效果、基地促孵化”的全过程、立体型就创一体化服务链条,走出了一条培养敢闯会创型青年创新人才的新路。就业指导中心王独伊从指导思想、校情学情、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情况,并通过归纳近年来课程更新的演进轨迹,聚焦痛点难点,提出后续改进思路。

会上,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季欣,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延兵,同济大学新生院党委副书记方雅静,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军,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赵得生,上海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曹姝婧,上海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盛知恒,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经晓峰,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世赛)学院院长蔡林洁等专家学者紧扣高质量生涯教育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在联系,聚焦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就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开展学生生涯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图片3.png

张峥嵘对上海市教委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怀和指导,以及兄弟高校和业界同仁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学校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他强调,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为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是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一如既往专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大赛指导等关键领域,积极组织和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教学研讨以及实践探索等活动,为上海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他希望,本次主题研讨会以跨界视野为切入点,立足学生视角、坚持多需求导向、开展交叉学科探讨,为建设高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解决好学生就业引导根本问题贡献力量。

周红星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主办方和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对学校一如既往关注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所开展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就业看就业,抓住核心问题和根本原因,进一步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努力把人才势能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他指出,培养输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要从中国国情特色和学生特点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一要研判形势,准确把握就业整体态势;二要坚持立德树人,挖掘校本特色,明确生涯教育目标,拓展生涯教育内容;三要加强师资建设,提升生涯教育质量;四要完善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供稿: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