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陶瓷工作室在专业负责人赵慧群老师、陶瓷修复专家胡礼芳带领下承担了国家级考古发掘项目“南海1号”出水陶瓷、江苏太仓樊泾村元代遗址出土陶瓷现场修复与保护工作,近日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南海1号”南宋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是近年来国字头考古发掘项目,是国家顶层设计“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战略点。2017年4月和5月,我院胡礼芳、赵慧群老师应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邀请,赴广东阳江海陵岛“南海1号”发掘现场进行出水瓷器修复与保护工作。在短短40天的时间内,师生18人克服时间紧、数量大、难度高等重重困难,严格遵循文物保护工作原则,开展了科学的清洗、取型、拼接、黏结、补配、打磨、饰色等工作,并建立了规范的保护修复档案,先后完成22件展览性精细修复、178件考古修复(作色)、共200件出水瓷器的修复重任。
江苏太仓樊泾村元代遗址是苏州市考古所、太仓博物馆正在进行的联合发掘项目。截止目前,发掘总面积10000余平方米,出土数以吨计的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枢府瓷、元青花等。遗址在业内影响重大,入选201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入围2016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初选名单,是工作室陶瓷类文物修复与保护长期合作的战略点。2017年1月至今,在赵慧群老师指导下,目前已完成数千件出土陶瓷整理、两百余件陶瓷器修复与保护工作,涵盖元青花、元代枢府瓷、元代各个窑系龙泉青瓷精品,其中景德镇窑点褐彩堆塑螭龙纹转柄高足杯为国内首件发现的元代点褐彩堆塑工艺精品。
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陶瓷工作室自2012年建立以来,多次为行业机构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南海1号”出水陶瓷、太仓樊泾村元代遗址出土陶瓷现场修复与保护工作体现了我校师生娴熟的修复技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得到各单位的高度评价。
供稿: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