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由我校承办的上海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第四届年会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以“不断提升同城协作效能,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为主题,全面总结2020年工作,研讨共商2021年工作。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书记、副院长宗爱东,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戴冰,上海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会成员,上海市高职高专马院院长、思政部主任(部长)、骨干教师等50多人参会,联盟副会长、我校副校长郭洪涛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我校校长叶银忠出席年会并致欢迎辞。
叶银忠首先代表学校对联盟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联盟理事会领导、参加年会的老师表示欢迎,对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周到细致的会场服务表示感谢。叶校长简单介绍了学校近三年的建设成效,着重从四个方面对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成效进行了介绍。一是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学校在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重点培育校建设基础上又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正稳步提升。二是不断加强马院建设。我校在全市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扎实提高主渠道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三是“引、育、用”并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两年来,我校马院共引进博士5名,培养在读博士2名,选派多位优秀骨干教师访学进修,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研究能力都不断提升,学生对思政课评价更加积极,多位教师在教育部、上海市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马院承担了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各类立项课题29项。四是打造城建特色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职业教育特点,设立劳模(工匠)研究所,突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建设《筑梦中国》特色思政课,把思政课教育与“四史”教育相融合,社会反响良好。
戴冰在致辞中表示团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并将参与思政课改革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着力点,上海团校愿与各高职院校马院深度对接、积极融合,将高职高专优秀思政课教师纳入团校师资库,为上海广大青年干部积累更多更好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同时,上海团校也将深挖自身潜力,以青年思政问题应用型研究成果反哺思政理论课教学,以长三角团校联盟为载体推荐三省一市团校和共青团优秀人才走进高校课堂、走近青年大学生身边,不断丰富高校的思政课程。
宗爱东对联盟过去一年在在线课程教学、“云思政”抗击疫情、思政课教学比赛、教育教学研究与展示等方面开展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如何更加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提出了要求:一是要确立精准思维,促进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提质升级;二是要遵循“六个要”“八个相统一”,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联盟会长、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顾春华从做好在线教学、建设在线课程、探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思政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示范课巡讲、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对外交流拓展等11个方面充分肯定了联盟全年成绩, “同城协作”机制作用发挥充分,并对我校2020年思政课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做法、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兰宇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薛中会分别做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涵锦,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高职分委主任刘道平进行了点评。
年会还对上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第四届“教学标兵”“教学骨干”“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进行了表彰,我校教师兰宇新获上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第四届“教学骨干”称号、教学案例比赛一等奖,周利平获2020年上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先进个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2020年上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先进集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年会承办工作,作为展示我校教职工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契机,精准对接、精心安排、精细服务,积极与主办方沟通,为年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充分准备,确保年会圆满成功,赢得了与会专家领导、兄弟院校的一致赞誉。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