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年鉴
时间: 2021-07-13 13:33:13      阅读: 633

2020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年鉴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有奉贤、杨浦、宝山3个校区。专业43个,其中国家骨干专业14个、上海市一流专科高职专业8个、高本贯通专业2个、中高贯通专业14个。有市级教学团队24个、市级精品在线课程(含精品课程)26门。专任教师55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150人,双师型教师占72.8%。在校大学生10429人、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2200人。年内,录取新生3975 ,报到注册3852应届毕业生3499人,就业率98.57%,签约率93.97%,其中进入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和建筑类百强企业就业毕业生占9.2%;专升本(含上海公安学院第二专科招考)人数占5.7%。

继续推进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两期劳模育人实验班结业,劳模育人基地增至18个。推进思政领航学院建设,《中国城事》《筑梦中国》的影响面不断扩大。完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优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构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组建专创融合导师队伍,建设校外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沪遵助农直播等活动。

推进41个“一流院校”建设项目、8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1+X”证书制度项目和5个教学综合改革项目。与上海建工、广联达、东湖、宝业等龙头企业共建世赛集训基地、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师工作室。新增产教融合专业5个,总数达26个。新增校企合作企业3个,总数达380个。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累计参与三批证书试点,涉及29个证书,覆盖全校57%的专业和67%的在校学生。编制并发布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2020年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学生在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大赛上获奖项132个,其中在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上获奖40项;在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银奖1个、优胜奖7项,5个项目进入世赛国家集训;在全国职业院校试点赛上,“健康与社会照护”获上海市唯一金牌、“建筑工程识图”获2枚银牌;在第十六届MOS全国总决赛上获冠军。学生获“双创类”奖项75项,其中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并列第二名。7个教师团队在上海市高职院校教师说课比赛、教学能力竞赛中获二等奖;2个教师团队入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2名师获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三等奖。

师德师风在年度考核中单列实施,将外聘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二级学院考核内容。举办“新时代教师师德与法治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班等活动。全年引进人才70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3人、博士25人,有企业工作经历者29人;柔性聘用高层次人才5人。遴选52名专业负责人和14个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创新团队,实施专项支持。实施“星级辅导员”遴选、培养和使用制度,落实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专项激励政策。在第九届上海高校辅导员团队拓展活动中获三等奖,2名辅导员被评为2020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

举办非学历培训班60余个,培训7000余人次。举办2020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发布《2019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中小城市活力研究》报告。发起成立长三角绿色智能建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选派2名干部赴新疆喀什地区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挂职,牵头7所高校组织教师团队赴该院开展专业对口支援。110名学生志愿者完成第三届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中德合作共建在线学习平台,一批师生完成德国GIZ主办的中德建筑节能技术、环境友好型供水和污水处理技术在线学习和培训并获得证书。推进中英合作项目,一批学生获英国教育部门颁发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开发在线课程,酒店管理等3项专业课程走向海外。打造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的国际“空中学堂”云平台,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专业+汉语”留学生课程,7月起面向海外留学生开放。筹建“空中鲁班学堂”。开发《智能建造生产方式变革下的BIM技术应用》等多门双语在线课程,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培训。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副理事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