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同时到来,当大多数人都在外旅行享受假期的时候,行政楼一楼发酵食品实训室内却依旧机器声隆隆。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刘晓丹正带领着2015级、2017级几位学生紧张而忙碌地进行着葡萄酒发酵实验。
本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完成产教研子项目——不同发酵参数对发酵红葡萄酒风味的影响。为了迎合酿造原料的生产期,师生们自愿放弃了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潜心在实训室里“精工细作”,培育着属于他们的希望。参与实验的都是主动留校报名学习的学生,有2015级对发酵学习意犹未尽的实习生,也有刚刚入校参与第二课堂学习的新生,他们表示。他们热爱食品专业,可以利用假期加强实训,还能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这样好的学习机会不能放过。
食品专业群教师们多年来注重产教研结合,目前与光明、杏花楼、八融食品、艺思甜、新月食品等公司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主攻烘焙食品及烘焙原料开发。该专业注重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在优化实训条件的同时,将教师带领学生研发项目融入教学过程,教师们不计得失,匠心育人,只要学生需要,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实训室也白天晚上,包括假期也为学生开放。
10月1日,恰逢校长叶银忠在校值班,食品专业师生假期坚持强化实训的场景令他颇有感触,他说,把更多的学生吸引进课后的实训室一直是他的心愿。他在对刘晓丹老师辛勤付出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勉励学生们珍惜这样的机会,虚心向老师求教,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为将来在社会立足打下基础。
(供稿: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 李博)
附:刘晓丹老师国庆随笔:
不忘初心,精技育人
——刘晓丹
今年教学任务和往年一样,酿酒的蛇龙珠葡萄的采收时节临近国庆长假,由于这种葡萄每年只结一次果实,所以一年中也只有这一次机会可以带领学生了解葡萄酒的制作工艺。为了把握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老师的我也就义不容辞的守护在实训室中。庆幸的是假期未回家的学生中,有些学生愿意来学习帮忙,让作为老师的我也多了几分感动与坚定,留守并教更多的酿造知识给那些愿意学习的学生。在8天长假里,学生还想多学啤酒和酸奶的制作,作为老师内心是喜悦的,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孩子们想学,我们有条件就能教,终于在假期里又带着学生们做了啤酒和酸奶,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我也觉得这个长假非常充实有意义,在我的教师生涯中也是令人难忘的。
酿酒是一门技艺,更是一门艺术,酿造者要有很好的感官识别度和对工艺深入的研究,作为新进教师的我,一开始对工艺并没有得心应手,是学院的发展平台和专业团队建设项目让我能在酿造工艺、机械设备原理和实训室的整体建设中得到更加专业地学习与提升,练就技艺,每一次的酿造成品也经过了众多师生的感官鉴定,听取意见后不断改良工艺。因此,发酵实训室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每一位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老师、同学、甚至是电工师傅,保洁阿姨,安保师傅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中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记得当初应聘教师岗位面试的考题就是“对厚德载物,立德树人的理解”,从答题的那刻起我就告诫自己要端正一言一行,以育人为本,始终不忘初心,把匠心精神融入自我也融于课堂,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匠师,努力培养出更多新一代的社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