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劳模协会劳模学员分会调研暨我校“双百结对”工作推进会在奉贤校区召开。劳模学员分会会长王连云,顾问吴海中、陆建国,副会长王军、会长特别助理史金虎,秘书长郑蔚,服务团特别助理何光、常务副秘书长兼服务团常务副团长余英,副秘书长兼服务团常务副团长吴梦秋等嘉宾出席。学校党委书记褚敏,组织部部长王晓卉,学校关工委办公室成员、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以及青年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会,会议由王晓卉主持。
褚敏向上海市劳模协会工会管理学院劳模学员分会新一届班子致以诚挚祝贺与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与劳模分会长期以来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历程,着重阐述了学校利用劳模(工匠)精神教育中心、研究中心以及校、院两级关工委三个平台,将劳模(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党建、校园文化、课堂、教材、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就业等十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劳模分会及广大劳模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感谢。
在工作汇报环节,工商管理学院和数字建造学院作为二级学院关工委代表分别汇报了“双百结对”工作开展情况。工商管理学院以凝心铸魂为导向强化思想引领,通过知行合一的理念创新活动形式,秉持五育并举策略强化育人实效;数字建造学院围绕“守初心、遇匠人、做奉献”三个核心维度精心雕琢育人载体,全方位助力育人工作扎实推进。
随后,与会劳模与学校师生围绕新形势下教育的核心要义、劳模(工匠)精神传承以及如何借助劳模进校园活动切实提升学生思政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等话题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创新思路。一是,立足蓝领科技领域,充分挖掘其中的创新元素与科技含量,将其融入教学与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蓝领职业的魅力与潜力,激发他们投身相关领域的热情与决心。二是,聚焦创新性劳动研究,劳模与学校师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与项目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三是,围绕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整合资源,协同发力。加强与属地中小学联动,开展职业体验与交流,协同育人,共同传承劳模精神。其四,着眼青年教师成长,整合劳模资源与企业优势,建立教师实践平台,让教师能够深入一线,学习劳模的精湛技艺与职业素养,进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王连云对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劳模进校园工作深表感谢。他全面介绍了劳模团的五大核心团(讲师团、实训团、公益团、智囊团及服务团)的具体职责与工作内容。他强调,劳模分会将紧贴学校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更务实的态度、更具操作性的举措,最大程度发挥劳模分会教育实践基地和工作室作用。将不遗余力,在社会实践、企业实践以及资源共享等诸多关键领域积极搭建桥梁,为学校的育人事业给予支持与服务,助力学校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与劳模精神传承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会上,王连云、褚敏分别为学生委员和青年教师委员颁发聘书。由此,我校正式启动“双委员”工作进程。这是落实上级试点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深化“双百结对”工作的需要,这项举措将有效架起关工委、“五老”、青年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力加强二级学院关工委的组织建设。
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双百结对”工作,全方位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委员与青年教师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与深化与劳模学员分会等社会各界的合作领域与层次,使关工委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供稿: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