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 2020-06-16 15:04:48      阅读: 1058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60102

二、入学要求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

、职业面向

1 职业面向及岗位类别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

或技能等级证书

080701

540102

501

2-02-21GBM1-53

绘图员

CAD中级

(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工程设计中心)

080701

540102

501

2-10-07GBM2-57

助理室内设计师

室内设计师中级

(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

080701

540102

501

2-02-21GBM1-53

施工管理人员

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等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080701

540102

501

2-02-21GBM1-53

预算员

造价员

(上海市造价协会)

五、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综合素养,适应建筑装饰设计师、建造师、施工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等岗位的需要,掌握建筑装饰设计、装饰施工与管理、装饰工程预决算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装饰室内设计、工程施工图绘制、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实践操作专业技能,面向建筑装饰工程相关的室内设计、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综合素养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文化素质:具有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文化知识,包括法律、外语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从业人员所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3)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有在建筑装饰行业生产一线建功立业的志向;

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能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职业素质,热爱建筑装饰行业;

5)具有较强的建筑装饰行业一线需要的业务素质;

6)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专业知识

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基础与辅助设计、绘画、建筑装饰制图、构成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3)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理论知识;

4)初步掌握建筑设备理论知识;

5)掌握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工程施工工艺理论知识;

6)初步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知识;

7)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知识;

8)初步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法规方面的知识。

3、核心能力

1)具有较强的手绘、计算机绘制效果图、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和会审图纸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中小型建筑装饰方案的设计能力和装饰艺术鉴赏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中小型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能力;

5)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工程招标、投标、签订合同的能力;

6)具有应用建筑装饰材料和管理材料的能力;

7)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8)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2 公共基础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引导大学生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从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新要求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人生选择—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价值理念—道德觉悟—法治素养为基本线索,展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要求的分析探讨;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 教育和激励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以问题式专题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理论讲授法、社会调研法、互动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实践教学融合,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打通理论课与实践课;注重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推动智慧教育。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的过程表现、行为转变、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因素相结合,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融合的考评体系。

48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

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从整体上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精神实质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额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更加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各项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教学方法:以专题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理论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实践、历史阐明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联动,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确保理论内容入脑入心。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考核成绩与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相结合,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融合的考评体系。

48

3

《思政实践》

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关于从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开设此课程。本门课程要促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分析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培养法治思维,守好底线,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锤炼,促使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学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传承劳模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两大板块,在教学中以贴近高职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特点为原则,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劳模基地现场教学、开展社会调查、考察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活动;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校内外结合、集体活动和个人自主结合,研读经典和躬行实践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重大时事与形势,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实践活动载体,明确实践目的、内容,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并重,点面结合、任务驱动、过程考核,切实落实实践育人;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开阔视野,促进理论学习成果的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内在道德品行和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理论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统一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组/个人实践相结合。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实践作品与实践过程综合评价,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融合的考评体系。

16

4

应用文写作

主要内容: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设计了“应用写作概述”、日常应用文”礼仪文书、“事务应用文”、“求职应用文”、“新闻应用文”“党政机关公文”、“经济应用文”等八大模块的课程内容。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从分析情境入手,以案例为导引,对文稿的起草及处理程序进行示范,运用灵活多样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通过强调写作格式的规范性,培养严谨、细腻的职业素养,从文种源流、结构、使用情境和术语的运用等角度培养学生礼仪及文化素养,从内容撰写及表达方式上培养诚信、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等等;深入提炼应用文写作课程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等德育元素和功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从而实现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教学要求:通过技能学习与能力培养:初步确立应用文写作理念。掌握写应用文必备的主旨、材料与语言;掌握条据的写作及适用范围;能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礼仪文种,选择合适的用语,写出规范的礼仪应用文。注意行文方向及行文语境,写出规范的公文;掌握求职信的语言表达,行文风格,尤其学会实践经历的写法;掌握消息的写作能力;能判断出行文的语境及方向,写出规范的公文。

32

5

大学

语文

主要内容:学习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文学的相关篇目。主要包括四大模块。诗歌:1.诗经、楚辞相关篇目主讲,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为开端,亦可根据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脉络,整合相关诗歌进行主题讲解。2.古今演变,五四运动后的作品“炉中煤”为例主讲,体现诗歌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 ,现代白话诗的承上启下。3.以“致橡树”为例主讲,解读诗歌当代思潮。散文:1.先秦诸子选讲:老庄、孔孟;2.史传传统 “左传”“史记”选读;3.现当代寓情于景、写人记事散文风貌,以“听听那冷雨”“怀念萧珊”为例主讲。小说:以“红楼梦”选篇,鲁迅、钱钟书等的作品等为例,讲解小说的基本知识,作品体现思想及主题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技巧,人物刻画的手法,讽刺的艺术。戏剧:以“赵氏孤儿”“牡丹亭”为例主讲,了解戏剧的一些本体知识及发展脉络;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了解小说改变成戏剧的文学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其形成过程中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价值观。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法的运用,如翻转课堂,尝试研究性、专题性教学;创设情境,任务驱动,问题引领;小组讨论;仿写实践等,使学生学习和领会:1.生命意识的开端,宇宙观的初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3.托物言志的审美方法。5.掌握辩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文学体裁的发展,形成宏观视野及分析角度。 6.具有人文情怀,会欣赏诗歌之美。  7.哲学之美,了解中国人文精神的根基与食粮、“片言以居要”的先秦诸子智慧,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一种汪洋恣肆的写作风格,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8.了解史传传统所展现的厚重的人文积淀及传统思维,领会其高超的写人记事的技巧中的人情之美,结构之美,体会春秋笔法的蕴耤之美。9.体会散文当代传承中的借景抒情、人与自然和谐,写人记事、感时伤逝的情感之美。10. 侧重于鉴赏和批评能力培养,多角度、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仔细深入地研究问题,乐于包容和接受不同观点。11.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体会小说与戏剧之间在语言、人物性格体现等方面不同的审美张力;12.戏剧的流变及传播文化,接受史的角度,拓宽文本的意义。

32


6

大学

英语

主要内容:词汇:学习30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和300个与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语法:学习正确地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听力:进行日常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简单对话的听力练习。口语: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口头训练。阅读:课文的学习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浅易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训练。写作:学习填写和模拟套写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进行一般性话题的命题作文的写作训练。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的汉译英训练。

教学要求: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每个毕业生应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是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达到的目标。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常用词和词组的用法,熟悉和使用与行业相关的一些英语词汇;要求学生掌握或者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句型、语法及结构;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并能在日常或者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并且理解基本正确或者正确;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对话和陈述并正确理解;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应用文。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译成汉语。

128

7

体育

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培养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提高职业适应准备。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注重与前一学段体育教学的衔接;结合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提高职业体能素质,拓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及体育康复的方法,提高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实现健身性、实效性、科学性、人文性、职业性的有机统一。第一学年根据学生体育兴趣、地域、气候、场馆设施以及职业等特点选择具体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内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体魄强健,在原有基础上掌握或巩固两项及以上体育运动项目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组织和参加体育竞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欣赏能力;能够在科学锻炼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第二学年体育课程内容要更多地体现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运动技能与工作技能、体育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反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病体育保健康复方法和综合职业素养。

教学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体育理论知识,体育理论课时数占体育总课程的比例为10%左右。每节体育课要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内容不少于30%。积极推行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教师要加强课程教法、学法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强化安全意识,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96

8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通过传授知识、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三者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自我认识:正确认识自我的不同层面,从多角度认识自己,树立自信;2、情绪管理:识别情绪并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3、人际沟通:认识大学生交往的特点,从语言表达到非言语信息的表达,提升沟通能力;4、恋爱与性: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意识,学会保护自己;5、压力管理:引入应激概念,正确看待压力,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方法;6、挫折教育: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挫折意识;7、心身疾病:认识哪些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并学会调节和正确就医;8、危机识别与干预:识别危机信号,及时掌握处理危机的流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9、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障碍的表现和心理疾病的处理。开设在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第一学期以新生适应为主,从学生心理的几个方面如心理健康的认识、认识自我、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等几个方面开展授课,以新生比较喜欢的体验式课堂为主,用心理游戏和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期达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目标;第四学期以压力管理和抗挫折能力为主,从人格、应激、压力管理、抗压能力、异常心理和危机识别等几个方面开展授课,以讲授为主,以期帮助学生面对即将就业和即将进入社会时的焦虑和抗压能力。

教学要求:以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主,进行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在教授学生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课堂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改变,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32

9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主要内容: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认知自我,提高生涯自觉性与成熟度,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

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应较多地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如团体辅导、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法,将职业生涯理论体系分解为比较直观的课件、影视资料、网络数据等资料形式,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观摩、情境模拟、测试等直观的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观念,了解社会要求,掌握基本技能。

16

10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主要内容:促使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多的案例资源,熟悉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具备丰富的与大学生交流的经验,并熟悉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典型案例,以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将观念引导、技能训练、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当中,注意课外训练的布置和运用,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练习。

16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要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概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多媒体技术处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及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做”活动,将任务引领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后继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参加上海市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

96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应准确描述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可操作性。专业群应体现平台课程、模块课程、拓展课程(方向课、专业选修课);

3 专业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素描基础

色彩基础

基本内容:艺术造型训练概述,形态写生训练,空间造型训练与应用,色彩造型训练与应用,造型创意训练与应用。

基本要求:熟悉艺术造型表现规律及表现手法,掌握艺术造型基本知识和造型、光影、立体空间、肌理材质等表现手段,建立和谐的艺术造型观念,提高学生造型表达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64

2

建筑初步

基本内容:建筑基本知识,中外建筑简史,建筑初步基本线条练习,建筑速写的钢笔线条练习,建筑室内外透视知识,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一般建筑初步设计的知识。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基本知识,熟悉中外建筑简史,理解建筑美学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进行建筑初步基本线条练习,快速有效地绘制建筑钢笔画,掌握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原理,绘制室内外效果图。初步进行中小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设计绘制。

68

3

计算机应用基础

基本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7操作系统Word2010 文字处理Excel2010 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 2010 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页制作计算机安全

基本要求: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并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具有 PC 系列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 Internet ,并可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及发布。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常识。

170

4

民用建筑与构造

基本内容:民用建筑构造及装饰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作法;其中民用建筑组成包括地基与基础,墙,楼、地层,门窗,楼梯,屋顶,变形缝等。装饰构造基本原理,民用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

基本要求:了解一般民用建筑构造。掌握各类装饰构造,能熟练进行构造设计和绘制施工图。

36

5

建筑装饰制图与阴影透视

主要教学内容:制图的基本知识,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剖面图的画法,建筑工程图的绘制和识读。投影作图,轴侧图与透视图,阴影,透视图。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熟悉三视图的形成,能绘制三视图并且识读,掌握剖面图的画法,掌握一般建筑工程图的绘制和识读方法。掌握点、线、面、体的投影原理,懂得透视、阴影的规律,知道制图的国家标准,会绘制设计的一般效果图。

64

6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

基本内容:绘制室内外效果图的透视原理;建筑装饰室内外空间配色;快速绘制建筑室内外装饰效果图线稿;运用钢笔与彩铅、马克笔快速表现建筑室内外效果图。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和训练,运用透视原理、色彩知识,经过铅笔、钢笔线条练习及彩铅、马克笔上色练习,进行装饰效果图快速表现。

68

7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主要教学内容: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室内采光部位与照明方式;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室内家具与陈设;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中各设计要素的构成以及彼此的联系;熟悉室内设计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室内各类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培养学生室内设计思维方式、表现能力和工作态度。

68

8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主要教学内容:AutoCad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二维绘图、绘图设置与绘图技巧;图形编辑;尺寸标注和文字标注;填充技术、图块处理、主要辅助工具和图形输入输出。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能正确、熟练地选择和应用AutoCad绘图命令,掌握应用AutoCad命令绘制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图。

128

9

计算机辅助设计(3D MAX)

基本内容:了解3D MAX的工作界面、文件管理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二维对象和三维对象的创建和编辑;熟练掌握材质和贴图、灯光与摄像机的创建和运用,并最终将效果图渲染输出。绘制建筑装饰效果图。

基本要求:能够熟练运用3ds max建模,给建好的模型赋材质,创建灯光和摄像机,并渲染 输出。使学生具备绘制三维效果图的能力

64

10

计算机辅助设计(BIM)

主要教学内容:BIM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绘制和编辑轴网、墙体、门窗和楼板;编辑幕墙、屋顶;创建柱、梁、楼梯、扶手和结构构件;视图处理、渲染与漫游的设置;链接模型、工作共享。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选择和应用BIM绘图命令进行三维数字设计的能力,掌握运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的施工、运维等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为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68

11

建筑装饰材料

基本内容:目前常用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基本特性、构造特点。主要包括室内设计制图的准备知识,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地面装饰材料,墙面装饰材料,顶棚装饰材料,门窗装饰材料,卫生洁具装饰材料,施工图练习。各种装饰材料的环保与技能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特性及适用范围,会选择和应用常用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能力。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环保与技能的基本要求。

68

12

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

主要教学内容:建筑装饰构造概述,地面装饰构造,墙面装饰构造,顶棚装饰构造,其他装饰构造。装饰工程施工概述,抹灰施工,吊顶施工,轻质隔墙施工,饰面施工,楼地面施工,涂料饰面施工,裱糊与软包施工,门窗施工,幕墙施工。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建筑装饰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建筑装饰构造与建筑、结构、材料、设备、施工等方面的关系,初步掌握按照室内建筑装饰构造方案绘制装饰构造施工详图的技能,了解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在施工方面的基本规定,熟悉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中的常用机具,为今后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68

13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

主要教学内容:装饰工程施工组织概述,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的基本知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教学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建筑装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及建筑装企业的管理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34

14

建筑装饰设计

基本内容: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的概念、目的和任务。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原则、要素、依据与方法。掌握室内空间的色彩、绿化、家具、陈设、照明及室内、外界面设计知识。掌握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知识。了解室外装饰设计内容、特点、设计方法。利用设计原理进行各种功能居室空间的初步装饰方案设计;方案草图表达能力,做多方案的比较并能对方案进行功能及造型深化;绘制建筑装饰方案设计图及施工图。主要设计绘制居住建筑装饰方案设计;小型公共建筑装饰方案设计;建筑外部装饰设计。

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装饰设计的理论知识,能具备创造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具备室内空间、室内色彩、材料和照明设计的能力。具备室内家具和陈设、室内绿化与庭院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完整空间方案设计;具备较为熟练的手绘和机绘方案图与效果图技能;具有创造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具备绘制建筑装饰方案设计图及施工图的技能。

184

15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基本内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概述;建筑装饰工程定额;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建筑装饰工程费用与装饰工程预算编制;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结算审查与审核。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定额的组成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熟悉装饰工程费用的组成和内容,掌握建筑面积、楼地面、墙柱面、顶棚、门窗、油漆、涂料、裱糊等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具有编制建筑装饰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技能。

64

(三).职业技能培养

在专业职业领域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1+X”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形成学分互认。明确规定专业应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也可为行业认可的有权威的行业证书,可设定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行业证书)相关的课程,实现“书证融通”。

4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行业证书)与课程学分转换

序号

证书

名称/证书授予单位

职业能力

对应可申请学分转换课程

备注

1

BIM证书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建筑装饰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BIM)


2

施工员”证书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


3

材料员”证书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建筑装饰设计

建筑装饰材料


4

预算员”证书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装饰工程预决算

建筑装饰预算


(四).职业技能大赛

课程体系体现“课赛融通”,与各级技能大赛接轨,精选竞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列入课程标准。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取得奖项,按学院相关规定计入学分。

5 技能大赛与课程学分转换

序号

赛项名称

对应可申请学分转换

课程

备注

1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建筑装饰设计


2

VR设计极限任务挑战赛

计算机辅助设计(BIM)

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活动周进程安排表如表所示。

7教学活动周进程安排表单位:周

分类

学期

理实一体教学

综合实践教学

入学教育

军训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考试

机动

合计

第一学期

16


1

1


1

1

20

第二学期

17

1




1

1

20

第三学期

17

1




1

1

20

第四学期

17

1




1

1

20

第五学期


4



14


2

20

第六学期





18


2

20

总计

67

7

1

1

32

4

8

120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顶岗实习、综合实训、教学实习综合适应,社会实践、毕业项目设计(论文)等。

8实践教学安排表

序号

实践教学项目

周数

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学期

场所

1

综合实训

4

家居空间、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综合训练

5

校内

2

教学实习综合适应

14

企业实习,适应各个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

5

校企合作单位

3

顶岗实习

14

企业实习,适应工作岗位

6

校外

4

毕业项目设计

(论文)

4

完成毕业设计

6

校内+校外

(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见附录)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16: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85%,专任教师高级职称≥30%,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具有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建筑装饰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扎实的建筑装饰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建筑装饰人才的实际需求,牵头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建筑装饰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工作3年以上),能承担课程与实训教学、实习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专业教室基本条件,校内实训室(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基地、信息化教学支持的基本要求等。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生均面积≧1.5m²/生,配有桌椅、教学板、多媒体等基础教学设备以及网络接口或网络环境,教室中的电源、光照、温控、安全等方面符合要求,充分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和现代化教学要求。

2.校内实训室(基地)基本要求

1)建设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工艺(含工具)展示室、基础美术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建筑装饰施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基地)生均面积≧2m²/生、生均实训设备值≧8000/生、生均工位数≧0.7;实训室配备能够满足实训教学的场地、材料、专业设施和设备等基础条件。

2)实训室(基地)能够开展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认识实训、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实训、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实训、装饰工程造价实训、VR仿真创意设计实训、BIM软件设计实训等实训项目。

3)实训室(基地)的功能包括开展产教研协同创新,开发标准、专利等,逐步建立由上海市工匠,非遗大师领衔的1~2个大师工作室。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与3家以上建筑装饰企业建立“产教研”结合的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每个校外实训基地必须为10位以上学生提供一项或多项相关学科的实训活动;必须同意接受专业教师企业产学研实践。

2)实训基地规模与实训学生规模相适应,实训设施较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3)学校与实训进行“产教研”合作,共同开发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创意实训中心”,同时开展技术研发、教学资源开发、标准制定、劳模精神学习践行等方面的合作。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1)与上海市5家以上建筑装饰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每个学生实习基地必须为5位以上学生提供建筑装饰相关工作岗位,实习设施较齐备,实习岗位和实习指导教师确定,实习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有安全、保险保障。

2)每3位学生提供≧1位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期间每周≧1节与专业相关的授课课时。

5.专业信息化教学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原则上20%(含)以上的专业课要结合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授课。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参照学校有关教材管理制度或按照专业特需情况说明,优先从国家和省两级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讲义)。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学生全面培养、教科研工作、专业建设等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其中专业类图书(含电子图书)和相关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装饰设计、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行业政策法规资料、有关职业标准定额,施工图集、方案图集资料,专业期(报)刊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每年建设1-2门专业核心在线课程,每年建设1门优质课程。建设和配置与专业相关的一定数量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专业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真实项目训练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包容了理论和实践内容,既注重技能与创新的训练,有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

1)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岗位课程可采取独立、派对和小组的形式完成,重在对具体工作任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考查,涵盖各个阶段的关联衔接和协作分工等内容,可通过工作过程再现、分工成果展示、学生之间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评价。

2)专业认知、企业实境训练、顶岗实习等课程可重在对学习途径和行动结果的描述,包括关于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工作步骤和目标实现的情况,以及困难、成果、估计、选择等内容,可通过工作报告、成果展示、项目答辩等方式采用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进行评价。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装饰装修公司、建筑公司、建筑装饰设计部门,从事与建筑装饰工程相关的装饰设计、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技术资料整理、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概预算等岗位工作。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同时还须达到以下要求

1.学生必须完成劳模精神育人学习,获得相应学分。

2.学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学生必须参与劳动课程、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必须修满相20小时,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必须获得4虚拟学分。

十、附录

1、教学进程安排表

2019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
类别
序号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考核方式

课程类型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的周学时及周数
总计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6+4周16+4周16+4周16+4周16+4周20周
123456
综合素养课1jc0068军训与入学教育2C500502周




2
劳模精神导论1A161601




3
走进劳模2C50050
1周1周


4
创新创业教育2C50050
1周1周


公共课5
形势与政策1A323200.250.250.250.25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B3220121

1

7jc004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B161061




8
体育6B9612842211

9
计算机应用基础6B963462333


10jc0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A484803




11
大学英语8A128128044



12jc0050高等数学4A646404




13jc0052思政实践1C16016
1



14jc0016公共选修课2A28280
2



15jc0019应用文写作2A32320
2



16jc000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A48480
3



17jc0016公共选修课2A28280

2


18jc0053大学生就业指导1B16106


1

19
大学生安全教育(含毒品教育)2A








专业课20yl0014居住空间室内设计4B643232

4


21ys0043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4B644024

4


22ys0114家具与陈设4B643232

4


23ys0038 民用建筑与构造4B644024

4


24ys0047建筑装饰预算4B644024


4

25yl0018公共空间室内设计4B643232


4

26ys0035建筑装饰制图与阴影透视4B6432324




27ys0003素描与色彩4B6424404




28ys0036建筑装饰材料2B32248
2



29ys0041表现技法2B321220
2



30ys0037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4B643232
4



31ys0004色彩与构成2B321616
2



32ys0039建筑设备2B32248

2


33ys0018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4B321616

2


34ys0051建设工程法规2B32248


2

35ys0048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2B32248


2

36ys0019计算机辅助设计(BIM)2B643232


4

37ys0007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4B643232


4

38ys0046室外环境设计4B643232


4

39ys0053建筑装饰制图课程设计1C250251周




40ys0182素描色彩写生1C25025
1周



41ys0054室内设计(家居)课程设计1C25025

1周


42ys0055室内设计(公共空间)课程设计1C25025


1周

43ys0184公共空间综合实训2C50050



2周
44ys0183居住空间综合实训2C50050



2周
45ys0192教学实习综合适应14C3500350



14周
46yl0043顶岗实习15C3750375




15周
47jc0034毕业论文(设计)4C1000100




4周
合计
154028631050181327.2527.2526.2527.25

说明:1.A为理论课;B为理论+实践课;C为纯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