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年鉴
时间: 2018-08-06 14:07:28      阅读: 1237

【2017年概况】 学校现有奉贤、杨浦、宝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 753 亩,总建筑面积 22.2 万平方米。位于闵行的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是学校的附属中专。学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近 12000 人,面向全国 2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现有教职工 7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427 人,副高以上职称 112 人,上海教学名师 6 人,育才奖 22 人。学校设有 11 个二级学院(部、中心),现有专业 38 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 1 个,市级重点专业 14 个,市级教学团队 17 个,市级精品课程33 门。建有 141 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教学设施。设立 12 个大师工作室,与行业企业建立了 216 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在 16 个专业实现中高职贯通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上海率先开展“高本贯通”试点。

一、推进深度融合,夯实发展基础。①以凝聚共识促进融合。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出一所有水平和特色的学校”主题,组织开展了发展大讨论、班子学习务虚会和管理干部沙龙、专业建设专题沙龙等活动;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座谈会、学生午餐会等形式,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召开讨论会、座谈会共50余次。②以顶层设计引领融合。学校成立了“五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完成的《学校事业发展五年规划(讨论稿)》已提交“双代会”讨论。③以制度建设深化融合。制定并实施了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等重要决策制度;制定修订了教学科研、组织人事等各类规章制度40余项;召开了2017年教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了年度绩效工资方案。④以机构整合催化融合。完成了学校内设机构组建和调整,正式组建了各二级学院、机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基本配齐了中层干部;完成了学校事业单位法人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变更。

二、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升教育教学实力。①试点“高本贯通”。形成了以高职为主体、“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载体,承担了上海市首批高本贯通培养的试点任务,推出了三方导师制、分层教学法等人才培养新举措。②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11个项目42项任务。完成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场地改造和设备采购。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接受了市教委“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专项工作现场调研指导。③教学管理。制定了学籍管理、教学规范等10余项基本制度,形成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启动了首批9个专业的诊断与改进试点。接受了市语委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以“课、训、赛、练、孵”为主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⑤继续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余人,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29个,培训人次逾1.5万,同比增长15%。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我校学习中心被评为“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⑥招生就业工作。2017年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录取3733人,录取率96.71%,生源质量总体令人满意。就业工作稳中有进,2017届4335名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7.95%,签约率为82.77%。

三、坚持立德树人,提升育人成效。创新思政工作载体。新开设了“中国城事”系列课程;上海市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暨学校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教育中心成立,学校为吴文巍、王军等首批22位知名劳模颁发了“劳模(工匠)特聘教授”聘书。学生社会服务。共有1302名学生参加义务献血,5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校园艺术节、科技文化节、首届校运会等大型校园活动,承办了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开展了五月青春歌会、多彩体育嘉年华、篮球春季联赛、城建育才林等各类专题活动。全年开展劳模、专家、大师讲座20场。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术管理体系。开展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47名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10名教师参加了产学研践习,12名教师赴国内外访学进修或攻读学位。

五、拓展对外交流,丰富合作内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稳固发展与上海城建集团、上海测绘院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上海建工集团、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等龙头企业签订了校企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与招商物流、杏花楼集团、上海衡山集团等共同试点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并获得教育部立项;与第一八佰伴共建“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学校目前已建立了216个校外实训基地、141个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对外交流合作。全年共接待3个国家和地区4个团组来校访问,与海外高校和机构签订了2项交流合作协议。30名学生赴海外开展专业学习和交流活动。与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换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学校与建筑工程学校联合上海建工集团和闵行职教集团,成立了上海“一带一路”建设技术学院,共同举办了首期“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招收了东南亚6国共24名学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培训。

六、推进依法治校,增强保障能力。推进信息公开,启动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公开网站为主要载体,公布重大改革与决策等13个方面近400条信息。通过校园网主页,党务公开网页主动通报学校和各部门相关信息400多条。实施校区改建工程。完成了杨浦校区一期基础设施改建工程。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扩建实习实训室,学生公寓空调安装,教学楼和学生公寓配备饮水设施、设立“教工之家”和教师休息室,改建一批教师办公场所,改造整治了校内道路和河道,改建停车场,增设充电桩。做好财务资产管理,改进管理服务。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和发放管理,按程序完成了85个公开招标项目、36个校内招标项目和96个电子集市办公设备采购项目,新增固定资产38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