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对标上海制造业《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2+(3+6)+(4+5)”现代产业体系,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优势,助力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绿色低碳两大转型;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输送更多的具有劳模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制造业人才,人工智能应用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于2024年4月17日在行政楼516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上海大学教授鞠鲁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何亚飞,上海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沈倪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杜继涛,博世汽车服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工程师刘丽受邀参加研讨。人工智能应用学院党政领导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任别红玲主持。
会议伊始,专业主任别红玲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和由衷的谢意。
研讨会上,别红玲介绍专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沈毅介绍了专业新增课程的主要内容。
与会专家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结合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科研、专业数字化改造等方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名称和课程设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学分转换等问题均提出了宝贵意见,并通过本次培养方案研讨会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
别红玲感谢专家和学院领导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并表示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专家们的宝贵意见,立足实际,结合行业和社会需求,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更加科学、合理地修订。
学院院长纪永强调,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推动专业建设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做出的重要举措。专业将以此为契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赋能,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快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