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城市运营管理学院第一党支部赴蔡元培故居开展“缅怀先辈足迹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今年的教师节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41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广大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你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也因此,“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成为2025年教师节的最核心主题。在此背景下,城市运营管理学院第一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来到蔡元培故居,回顾缅怀蔡元培先生一路以来在教育领域的思想、理念和成就,具有重要且特殊的意义。

蔡元培先生,生于1868年1月11日、卒于1940年3月5日,字鹤卿,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是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曾在清光绪年间中进士、被授为翰林编修,并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还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项法令——《大学令》。1917-1927年,蔡元培先生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其间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方针。
蔡元培故居为三层英式花园洋房,位于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1937年蔡元培先生及其家人租住于此,其间联合多校校长谴责日军侵华,后因战事移居香港。此处和绍兴、北京等地的蔡元培故居相比,是国内保存最完好、个人生活痕迹留存最多的一处。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由人民政府代管,继续供蔡元培先生亲属居住,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故居一楼陈列展,按照时间的序列,对蔡元培先生的一生进行了全面回顾和细致展示,既有先生参加科举考试时的殿试试卷,也有先后五次赴欧洲自费游学,12年间“疯狂”旁听课程与驳杂读书的记录和发回的明信片。从史料中可以看到,蔡元培先生第一次赴德国留学便目标明确,要“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冀归国以后,或能效壤流之助于教育界”。还有先生就任首任教育总长前后与孙中山的通信,黎元洪、段祺瑞等人委任蔡元培为北大校长的任命状,以及陈毅、吴元章等在法国留学时致先生的信件等一系列珍贵史料和宝贵遗迹。
先生身后,周恩来总理这样评价:“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毛泽东主席则更为简洁有力,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一评价,亦出现在蔡元培故居中。故居的二楼、三楼则保留着先生及其家人生前住所原貌、图书馆及刘海粟油画等实物。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对蔡元培先生作为教育家璀璨而曲折的一生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还再次重温了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方针,对其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勤工俭学”等教育理念,及“科学救国 美育救国”等临终遗言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更让党员教师们深入思考新形势下,要根据工作实际、学生需求和社会趋势来弘扬并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教育强国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