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特别报道第一期


[2024-09-09 13:19:09]

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特别报道第一期

2024年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分团委组织近200名师生参与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其中包含“”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我眼中的劳模“”应急救护培训“”科普培训“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些同学在家乡参与“返家乡””知行杯“活动。

来自社会工作专业的3名学生,分别奔赴不同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旨在通过直接参与社区工作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体系,在实践中锤炼社会工作专业素养,探索课堂之外的学习维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走进暑期社会实践特别报道第一期,看看她们的精彩故事吧!

23社会工作1班王心妍

人物介绍

王心妍,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23社会工作1班,于2024年7月8日至2024年8月16日在上海市闵行区颛益汇爱心暑托班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内容

自2024年7月8日至8月16日,王心妍同学全身心投入到暑托班的运营与管理中。她坚信“兴趣是学习的钥匙”,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她巧妙地将知识融入游戏与互动之中,让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从最初的困惑不解到豁然开朗,再到欢声笑语,每一次进步都见证了她的用心与付出。

面对个性迥异的孩子们,她秉持耐心,细心观察,灵活应对。对内向的孩子,以柔和的方式沟通;对活泼的孩子,则多引导孩子。这种个性化的关怀,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重视。

在暑托班这个大家庭中,孩子们之间的相处难免会遇到摩擦与矛盾。一次手工课上,两位小朋友因一张彩纸的选择而产生了争执。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她迅速介入,首先安抚双方情绪,然后运用专业的沟通技巧,引导孩子们表达各自的需求与感受。通过倾听与引导,孩子们学会了换位思考,最终选择合作完成作品,不仅化解了矛盾,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收获感悟

此次暑托班的志愿服务经历,让王心妍同学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她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更好地传递爱心与温暖。”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秉承这份志愿精神,将爱心与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3社会工作2班庚嘉齐

人物介绍

庚嘉齐,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23社会工作2班,于2024年7月11日至7月14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十三村居委会参与“WE·共同成长田林街道青春健康俱乐部”的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内容

在活动筹备阶段,志愿者与会场志愿者及主讲人进行了沟通协调,确保活动流程顺畅无误。社会实践团队提前抵达会场,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布置场地、调整音响设备和技术支持等。在参与者陆续到达时,团队志愿者指引进行签到登记并引导就座。

活动期间,嘉齐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营造轻松友好的活动氛围,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志愿服务过程团队持续关注现场动态,随时准备为需要帮助的参与者提供服务。这种即时响应的需求体现了志愿者工作的灵活性与重要性。活动结束时,团队志愿者积极收集反馈意见,并协助清理场地,确保一切恢复原状。
收获感悟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庚嘉齐同学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认识到社区服务对于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重要作用。此外,她还提升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应变能力和责任感。最重要的是,这次经历强化了她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使命的认识,激励她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继续追求卓越。

23社会工作2班乔心怡

人物介绍

乔心怡,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23社会工作2班,于2024年7月5日至8月23日在新苑五六七居委会暑期青少年活动做志愿者。
活动内容

7月5日乔心怡开始了她的志愿服务之旅。初次见面的孩子们略显羞涩,但很快就被精心准备的小游戏吸引,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组织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比如手工制作、绘画教学、电影欣赏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废旧材料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还了解到了如何发现美、如何表达美。作为志愿者,除了陪伴孩子们度过愉快的时光,还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他们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为此,乔心怡团队特地安排了一次公益环保活动,一起清理社区内的垃圾,并且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孩子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看到他们的笑容,心怡深刻感受到每一次小小的善举都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收获感悟

乔心怡感慨本次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社区治理模式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次专业理论+实践的深化之旅。特别是在青少年健康教育方面,她认识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此外,通过与社区居民的直接互动,她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让她坚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的决心,为构建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共筑梦想

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将继续秉持“用爱心传递温暖、用专业服务社会”的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学子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我们相信,只要心怀善意、勇于担当,就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而这一切的起点与动力,正是源自于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志愿精神。

供稿:王心妍、庚嘉齐、乔心怡

编辑:沈佳琦

排版:安慧

审核:杨丽娜

责编:左韵、荘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