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期|“童语诵同音 ,推普助未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报道


[2024-08-22 13:33:02]

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期|“童语诵同音 ,推普助未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报道

"童语诵同音,推普助未来"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报道

项目名称

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语你“童”行 团队

项目主题

童语诵同音 ,推普助未来

指导老师

杨丽娜

项目负责人及成员

马玲玲、胡娅、郜昱、顾嘉豪等10人

项目时间

2024年6月底至7月初

项目地点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阿克塔木村

深化语言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本次活动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普通话教学,使民族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民族地区儿童普通话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我、沟通交流,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项目内容及

1、调查研究

 

团队以塔木村为例,针对北疆乡村地区设计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问卷,问卷题目包含日常语言使用习惯、普通话水平、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普通话使用频率等15道题目,塔木村100人参与问卷调研,团队成员通过数据分析完成调查问卷报告。

2、主题读书

开展经典阅读、诵读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宣传活动。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撰写、描述、保存、宣传和阐释,以此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聚焦重点人群(北疆乡村儿童),与乡村中小学校、幼儿园结对,开展“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活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3、趣味互动

通过绕口令、成语接龙、古诗填空等趣味小游戏,引导儿童使用普通话与团队志愿者现场互动, 现场儿童在志愿者的鼓励下,积极踊跃举手展示自我,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此环节促使儿童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提升了她们使用普通话的能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通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为乡村儿童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增强“小手拉大手”的交流互动,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玲玲

02

活动开始前我们就分工合作,每人都重在参与到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在团队中完成了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我们抓住推广普通话这一方向对乡村振兴进行了延申,也从此次活动中获得了成就感。以后我将积极主动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微薄力量!

 

胡娅

03

我负责了活动调研这部分内容,以及后期的调研报告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参与这次的活动我才深切的感受到原来我们同样生在华夏,却因为地域和民族生活环境的关系,在那大美新疆的村落里小孩子的普通话并不是非常的标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明白了使用普通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未来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这项活动存在的深刻意义。

 

娄筠佳

说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讲好普通话、宣传普通话、让更多的人了解普通话,写好方块字;让普通话成为我们的语言,让规范字成为我们的文字。

所以,行动起来吧!

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互相监督,互相鼓励

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做文明人

将那些悦耳的音符和方正的汉字融入我们的热血中

讲普通话,迎四方宾客

用文明话,送一片真情

供稿:马玲玲

排版:李杨杨

审核:杨丽娜

责编:左韵、荘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