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让生活更美好——工商管理学院第五届劳动季情况总结
[2025-01-14 10:29:26]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学校《“争做劳动能手、争当劳模工匠”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工商管理学院于2024-2025学年第1学期举办了“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五届劳动季系列活动。
主题宣传教育——学院在公众号开设专题专栏,组织完成主题班会、劳模进班级、劳动成果展示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学生入学、党课、离校等重要时间节点,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实体阵地,集中宣传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学院将劳动育人融入党团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劳动教育资源作用,发掘劳动育人本质,引导学生树立“舍小我为大我”的劳动价值观念。组织学生参与包干卫生区、教室、寝室、实验室(实训室、实训中心)、食堂、图书馆、校园绿化等区域的劳动服务或管理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掌握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所学技能等为他人、学校和社会提供服务,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模文化+技术”生产劳动实践——结合学院专业群建设和学科特色,积极打造“专业+劳动实践”结合的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实习实训全过程,围绕职教特点、城建特色,打造“劳模文化+技术”劳动实践,创新劳动育人方法。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教育引导学生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向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力求发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作用,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等功能,更好地为学校“申本”工作作出贡献。




服务性劳动实践——学院通过“到梦空间”第二课堂开展“菜单式”志愿劳动项目,重点培育学生公益性劳动意识。组织2023级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时,学院积极引导2024级学生参与相关劳动体验,以形成长效的劳动育人机制。




学院与吕桥村、庄行镇综合执法队等开展结对,走访社区为老党员提供志愿服务,协助城管执法人员宣传城市管理法规。数百人次参与顾村公园樱花节地铁志愿服务、上海铁路局客运高峰志愿服务、杭州动漫展志愿服务等,服务时长达数千小时。
学院也将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社会志愿服务,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精神”重要论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与劳模榜样面对面相关活动——依托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及学校劳模(工匠)精神教育中心,学院开展与劳模面对面相关活动,发挥“五老”示范引领作用。学院组织开展“学先进学典型——榜样的力量”、劳模进班级、听老党员讲述身边的故事、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劳模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劳动教育资源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肩负新一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劳动成果评定展示——劳动实践周期间,学院劳动教育工作小组组织完成实践周课堂常规巡查工作,重点巡查教学秩序、学生出勤情况。关注学生劳动强度、时长,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本届“劳动季”系列活动结束后,辅导员精选部分劳动心得体会及照片在学院公众号上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将劳动精神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化,加强劳动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新风尚。


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学习第五届“劳动季”心得感悟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