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 工商管理学院举办 “青春与法同行” 新生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2025-09-30 09:37:52]

  为切实增强 2025 级新生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引导青年学子树立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的正确观念,筑牢青春成长的法治根基。9 29 日,工商管理学院在奉贤校区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青春与法同行:大一新生法律第一课” 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上海申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博慧律师担任主讲人,学院 2025 级全体新生参会。讲座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崔娜娜主持。

76759a7a49648cb710d87a9a1d2bc93c.jpg

  “大学生为什么必须懂法?核心在于‘成年’二字。” 讲座开篇,吴博慧律师以贴近新生身份的问题切入,直击法律意识培养的关键。她明确指出,年满 18 周岁的大学生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法律责任的‘成年礼’—— 从高中时期的‘被监护’状态,转变为需独立对自身行为及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法律,是成年后的安全带。了解它,才能驾驭飞速成长的青春。” 吴律师用生动的比喻,让新生直观理解法律的 “保障作用”,强调唯有明晰法律边界,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既保障自身权益,又不触碰法律红线。

e0a670b50685a9175283936fdfb01916.jpg

  结合全国高校公开裁判数据,吴博慧律师向新生揭示了高校法治风险的 “高频领域”:电信诈骗、帮信罪、盗窃、校园贷、醉酒滋事等五类案件,在高校刑事案件中的占比超过 70%。她以 “校园贷” 中的利息陷阱、“帮信罪” 中的 “出租银行卡” 误区为例,拆解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让新生看清 “看似小事” 背后的刑事风险。“法律教育绝非‘未来式’的知识储备,而是刻不容缓的‘现在式’必修课。” 吴律师的警示直击痛点,她提醒新生:大学生活中的社交、消费、兼职等场景,都可能潜藏法律风险,唯有从入学之初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才能避免 “一步错、步步错”。

  面对 “遇到权益受损该怎么办” 的疑问,吴博慧律师提出 “先证据,后情绪” 的核心原则,强调理性维权的重要性。她为新生梳理了 “三层递进” 的维权路径。校内调解优先:遇到宿舍矛盾、消费纠纷等问题,可先通过学院辅导员、学生权益部门等校内机制调解,高效化解小矛盾;民事诉讼兜底:若校内调解未果,或涉及合同、侵权等民事纠纷,可通过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平台发起民事诉讼,低成本维护合法权益;刑事报案及时:若遭遇诈骗、盗窃等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需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吴律师还推荐了三类免费法律资源:12348 法律服务热线(24 小时在线咨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线上立案、文书查询)、奉贤区法律援助中心(线下免费法律咨询),鼓励新生 “别怕麻烦,把问题说出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66097be50fc208dd3b60233f29e3edd6.jpg

  本次 “青春与法同行” 专题讲座,不仅为 2025 级新生送上了 “法律第一课”,更搭建了 “法治护航青春” 的桥梁。未来,工商管理学院将持续推进法治教育常态化,让法治思维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助力青年学子在法治轨道上走好青春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