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数字建造学院的木工坊内,来自喀什理工的同学们正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传统木艺的创作世界中。在夏志豪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从基础的木料切割、精确的榫卯拼接技术开始,一步步地精心制作出结构稳固且美观的实木板凳;不仅如此,他们还运用刨刀进行刨削,将一块块普通的木块巧妙地化作栩栩如生、仿佛在风中绽放的花朵。
在夏志豪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启了传统木工技艺的学习之旅。从认识木材特性、掌握凿刀和刨刀的使用方法入手,打下扎实基础。手握凿刀,同学们顺着木纹精准施力,粗犷的原木逐渐显露出板凳的筋骨,古老的榫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同学们拿起刨刀,在木坯表面轻轻游走时,奇妙的变化随之发生。坚硬的木材如同被赋予魔法,一朵朵“木雕玫瑰”悄然绽放,每一片花瓣从形状到厚度都经过精心雕琢。指尖流转的,不仅是传承千年的匠心精髓,更是传统工艺在新时代语境下绽放的盎然生机与活力。
这场沪喀联动的非遗传承课,不仅让同学们触摸到了中华工艺的基因密码,更在东西部学子心中种下了文化守正的种子。在机械臂与智能机床普及的今天,这些年轻手掌上磨出的茧痕,正见证着传统工艺的永恒魅力——匠心永不过时,文化历久弥新。期待更多青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匠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