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非常重要,数字建造学院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坚持守正创新,丰富育人内涵,突出学科特色,提升品牌效能,积极打造“一院一品”劳育品牌。结合学校统一部署,学院开展了第五届“劳动季”系列活动暨“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实践周”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德技并修,养成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自觉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学习者、宣传者、践行者,充分发挥好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
一、学院集中宣传劳模精神,丰富宣传载体,共建良好劳动氛围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感悟和理解,在学院公众号进行数字建造学院劳动周系列专题宣传,转载权威推文,强化学生劳动意识,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二、党建进宿舍,将日常生活劳动与服务性劳动实践落到实处
学院将日常劳动与学工支部“党建进宿舍”系列活动之积极分子“亮身份、挂牌子”及宿舍走访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学生在支部党员的引导下,主动“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组织好班级和宿舍大扫除,楼层长和班团干部做好推动与监督,辅导员们实地检查,提醒相关物品寒假带离。在服务性劳动实践中,利用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学校提供服务,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社会公德。以校院两级团学组织为主体,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以二课形式开设“菜单式”志愿劳动项目,重点培育学生公益性劳动意识。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培育勤俭节约意识、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三、立足专业,提升岗位适应性,打造特色鲜明的实践“体验日”
学院各专业结合学院专业群建设和学科特色,以更好完成“劳模文化+技术”系列生产劳动实践为目的,积极开展了实习实训及专业服务。以专业实训室等基地建设为依托,围绕职教特点、城建特色,积极打造“劳模文化+技术”劳动实践。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高等职业学生,在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应积极参加劳动。本次专业劳动课主要是带领学生赴世赛上海基地混凝土项目开展劳动,了解混凝土项目的建造过程及施工工艺,包括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帮助实训室整理、分类、搬运实训器材等。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专业集体劳动,使大家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劳动的光荣感,同时加强了劳动观念,有助于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专业劳动实践”行动
本次劳动教育紧密融入专业实践,以小组合作形式,利用DS05精密水准仪与铟钢尺精准完成了实训基地及周边区域的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同时,借助一体式智能超站仪,高效采集了该区域的地理空间数据,显著提升了测绘效率。通过将劳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同学们不仅将所学专业知识成功运用于实际操作,更深刻体悟到团队协作在劳动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灵活应对并解决实际困难。
“劳动素养提升”行动
为了提升劳动素养,1月3日,测量专业的同学们兵分三路,分别投入到普通测量仪器室、现代测量仪器室及工程测量技能工作室的清洁与整理工作。同学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设备及训练材料的归类整理、仪器搬运、地面清扫、货架清理以及资料的归档整理等。
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既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劳动素养,还让学院的测量仪器室焕然一新,使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同时,携手合作也让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
1月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组装劳动课在某高校智能建造专业精彩上演。此次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与动手能力。
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及施工流程。随后,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领取了一套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组装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模拟钢筋的细铁丝、模拟混凝土的特制砂浆以及连接件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组装工作。他们首先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再根据设计图纸,将细铁丝弯折成所需的钢筋形状,并使用连接件将其固定在一起。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组装完成后,教师们对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与指导。他们肯定了学生们在组装过程中的努力与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此次劳动课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的组装过程,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课程,他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未来,该校智能建造专业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前沿技术和行业发展紧密接轨的实践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智能建造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此次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组装劳动课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与实践的平台,也为该校智能建造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
本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劳动实践,充分借助数字孪生平台与BIM虚仿平台开展,旨在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及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数字孪生平台上,逼真的工程场景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调整参数模拟不同建设阶段,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环节关联,学会依据实时数据优化决策,大大提升对工程整体把控的思维能力。BIM虚仿平台实践时,整合多专业信息实现可视化协同。学生通过平台学习并实践答题,体会到建筑构造关键节点的作用等。此次实践,不仅巩固专业知识,更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深刻领悟到科技对建设工程管理的革新作用,也认识到自身不足,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组织力量开展专业劳动实训。专任教师们组织学生首先观感中国纪实片“超级工程”让学生们对实际工程有直选了解,接着到了装配式实训基地,进行元宇宙实操实践,接着又分别进行装配式木工实训与到世赛基地,了解混凝土项目和砌筑项目,最后汇总掌握有关情况,提交高质量的调研心得。在这次专业劳动实训中,专任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老师学生一起做,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劳动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工程造价专业
此次造价学生在劳模实践周的实训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建筑领域的核心操作。
首先,学生们在装配式实训基地进行元宇宙实践,了解了建筑行业未来的虚拟技术应用,在该实训基地还了解了套筒灌浆技术,掌握了装配式建筑的连接工艺。随后,在砌筑基地学习了世赛项目砌筑要点,掌握了砌筑工艺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接着,在混凝土建筑项目实训基地,学生们了解了混凝土浇筑的关键要点,并参与吊装实操,提升了操作技能。在钢筋绑扎实操环节,学生们掌握了钢筋绑扎技巧,增强了对结构牢固性的理解。最后通过对钢筋绑扎模型的讲解,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施工工艺的认识。
此次实训不仅帮助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建筑质量的关注,为将来进入建筑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高本贯通)专业
本次无人机组装课堂充实而富有成效。上午的四课时为理论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无人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对无人机的各个关键构件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原本抽象复杂的航空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午的实操组装环节更是激动人心。在动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学生们亲手组装起了无人机。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晚上的无人机调参课程同样重要,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对无人机进行精确的参数设置,以确保其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两课时飞行体验课,学生们亲身体验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无人机的操控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飞行技能。这次课程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对无人机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四、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依据学院特色“劳动教育工作坊”,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本次工作坊特色体验活动从两个方向开展:
(一) 木研社小作品颜值拉满
劳动周木工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通过实践掌握了拉花锯、锉刀等工具的使用,成功制作出风格多样的笔架,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得到显著提升。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木工制作的乐趣,更让他们深入领略了木工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亲手触摸木材,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木工艺术的独特魅力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二) 元宇宙体验人气爆棚
本次元宇宙实训课堂为学习体验课堂,元宇宙装配式建筑实训系统是由元宇宙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技术紧密结合打造的,虚实融合、沉浸交互的大型在线多人协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系统可满足校内学生和校外在岗职工等人员的技能实操训练。用户们使用电脑或VR设备在线登录系统,通过数字人可实现多人异地、实时语音、视频交流和动作交互。通过本系统体验训练,使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满足建筑单位用人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实训的互联互通,及时高效。实训资源的跨空间,跨学校,跨地区的动态共享。
(三) 混凝土基地感受赛事风采
此次实训周主要内容包含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在世赛基地内同学们了解到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的区别、两大赛项的技能要求、相关专业的职业行业要求以及我校师生在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在基地内共有装配式智能建造吊装设施设备,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训练项目,在实践中让同学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装配式吊装、混凝土建筑项目中的钢筋绑扎,不仅让同学们清楚地知道该项赛事的技能实操,也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技学结合,提高数字化转型的能力素养,为步入企业打下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在第五届“劳动季”暨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实践周课程中,数字建造学院统筹规划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形式,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持续打造养成教育特色,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丰富学院的劳动教育实践载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