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青春的骊歌在校园回荡。回首几年光阴,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在求知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在实践的舞台上挥洒汗水,用不懈的努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们,是数字建造学院引以为傲的2025届优秀毕业生!
个人介绍
姚悦,汉族,共青团员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数字建造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高本贯通)专业学生
团支部书记兼班长
个人荣誉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2-2023学年
一等奖学金 三好学生 学生会优秀工作人员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3-2024学年
三等奖学金 三好学生 优秀共青团干部 优秀共青团员 志愿先进个人 优秀部门负责人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4-2025学年
三等奖学金 优秀共青团干部
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大赛全国决赛优胜奖
第九届“汇创青春”互联网+文创类展示活动二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级铜奖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服务证书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服务证书
个人经历
“我真的行么?”这句来自内心的叩问,是姚悦大学生活的开篇序曲。从最初的迷茫彷徨,到如今站在毕业的路口,目光坚定,她用三年时间,将这句“逼迫”内化为了“心有所见,超越未见”的笃行。她相信,真正的成长,源于看见,更源于超越。
破疑·书山勤径启新程
初入大学,姚悦的心中,也曾有过“书山”巍峨、“学海”浩瀚的敬畏。面对全新的专业领域,一丝“我能行吗?”的疑虑悄然滋生。然而,她很快便将这份疑虑化作前行的动力。她深知,看见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是超越自我设限的第一步。于是,她将勤奋进取刻入日常,自律对待每一门课程。建筑力学、BIM与装配式建筑、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从清晨到深夜,图书馆和教室的灯光见证了她求知的足迹。多门课程高分,三年综测第一,这些亮眼的成绩,不仅是对她学业成果的肯定,更是她一次次看见潜力、一次次超越自我的最好证明。
躬行·知行合一致远途
当理论知识在心中渐次丰盈,姚悦看见了另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实践的舞台。大二学年,她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已知,不再沉溺于既有状态的舒适。她看见了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无限可能,也看见了挑战自我、实现突破的崭新路径。于是,她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主动发起挑战。结合所学,她先后参与三个项目,并在“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这不仅是专业能力的展现,更是她一次次看见更高目标,并奋力超越自我的生动实践,让知识的种子在实践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育成参天之势。
见世·微光成炬照人境
“心有所见”,也让姚悦看见了校园之外更广阔的社会。她看见了那些需要关怀的角落,于是坚持所爱,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演出,为百余名残障人士带去艺术的慰藉与欢乐;她看见了知识传播的力量,作为浦东图书馆“书香巴士”引读员,以书为引,与乘客共享阅读的乐趣,感受城市脉动;她看见了国际盛会中的志愿价值,作为志愿者代表,参与进博“同学汇”,将青春的热情与公益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累计3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她看见社会需求、努力超越自我,去回应这份需求的温暖旅程。
砺心·守得云开见月明
晨兴理荒秽者常有,但草盛豆苗稀更加常见,正如“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所道,这是她三年求学历程最贴切的注脚。大学时光里,她无数次叩问“我真的行么?”,这个声音在她第一次被高数难题击垮时响起,在她第一次面对大型志愿活动的熙攘人群时颤抖,在她第一次筹办活动而手忙脚乱时盘旋,也在她第一次承担部门责任、感到千斤重担时低语……但每一次,她都选择相信“心有所见”的力量,鼓起勇气去“试”,去“超越”。 这并非一路坦途,更像是一场“逼迫”与“看见”相互交织的拉锯。正是在这样的拉锯中,她不断突破着自我设限的边界。奇妙的是,当她不再执着于“行不行”,而是专注于“做不做”时,世界似乎也温柔了起来。她遇见了志同道合、可以并肩前行的挚友,遇到了那些她曾心向往之、如今触手可及的榜样,更在镜中,看到了那个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2025届优秀毕业生的故事,是数字建造学院这片沃土上结出的累累硕果,更是激励后来者勇毅前行的明灯。每一位优秀毕业生的身影,都诉说着奋斗的价值、坚持的力量与梦想的温度。
告别不是终点,而是新征途的起点。我们深信,带着在学院锻造的品格、积累的智慧和那份永不言弃的精神,他们必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乘风破浪,续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学院的目光将永远追随、祝福着每一位远行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