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城事”课程走出教室,将课堂设置在“海上名园”豫园中。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豫园的建筑布局和绿化布局显示了明清以来约480年的风物典故,一草一木都蕴涵故事情怀。在现场教学中,豫园专家荣磊老师不仅仔细地将豫园的掌故轶事、海派人文告诉学生,还重点讲解了这座历史名园保护过程中活态化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匠心实践。在近水楼台、名贵文物的徜徉流连、移步换形中,来自奉贤校区18级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的学生,通过梨园昆曲、老城厢寻访,形象地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变迁与变革。
为进一步开掘城市园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本次教学活动得到了豫园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主管领导臧岭主任和巢文庆科长详细介绍了豫园跨入2000年后的修复保护情况,特别地强调豫园作为名园,多次向多国元首及夫人展示江南文化的无限魅力,其意义已超过了园林本身。因此,豫园的保护更加需要大家共同来关心,豫园的管理更需要高校智慧的支持。对此,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品牌研究专家深表赞同。
“中国城事”课程组代表学校向豫园管理处“环境典雅、古趣盎然,授业解惑、一丝不苟”16字锦旗,以示感谢。
供稿: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王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