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平台2019-11-29
订阅
近年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围绕自身“建设一流院校,培育一流工匠”的发展目标,以服务显贡献,以合作促发展,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人文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着力打好“组合拳”,多维度构建立体化工作体系,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新路径。
立足城建特色,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联合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建筑职教集团,办好一带一路建设技术学院,开办“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国际人才高级研修班。2017年10月至今已举办7期,其中两期在海外举办,学员跨亚洲、大洋洲、欧洲、中北美洲、非洲,遍布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机构、大型建筑企业、土木专业高校,培训累计超过800人次。与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合作,设立“鲁班学堂”东南亚培训基地,打造互联互通新纽带。服务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通过鲁班文化、鲁班标准、鲁班技艺、鲁班智造等四大课程模块,与“走出去”企业合作开展面向当地员工的职业培训,培养既懂中国管理、标准和文化又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本土化人才。学校致力搭建校政企合作平台,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参培国家“引进来”积极“架桥铺路”,为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师生送去了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了当地人力资源水平,为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产生了磁石般效应。
加强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合作办学。与泰国曼谷职教中心和当地职业院校合作,设立海外分校,联合培养学生、培训教师。2019年5月,学校与泰国曼谷职业教育中心、邵瓦帕职业学院签署协议,共同开展专业共建、科研、师生交流等国际教育合作。2019年6月28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曼谷分校在邵瓦帕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上海首家招收国际生并在海外设立分校的高职院校。曼谷分校被列为中泰“民心相通”项目。学校以师资培训、国际化课程共建为抓手,精心构建课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成就,为泰方提供职业教育的中国标准和方案,助推课程教材与培训项目的输出。采用“1+2”模式,实行生源共享、学历互认、学分互认,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招收的首批泰国留学生,今年10月已顺利入校就读。
密切联系网络,推动高水平人文交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选派骨干教师团队,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肯尼亚开展技术和文化交流,切实将中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标准输出海外,面向当地同行及友人,搭建鲁班文化传播新平台。作为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基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承办“2019年发展中国家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并正式成为该培训项目上海教学点。来自埃及、罗马尼亚、赞比亚等14个国家的文化部门官员、文博系统修复师和大学教师以学员身份,参与了纸质类文物修复、中国传统制陶技艺、古陶瓷修复、金属器修复等项目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有效促进文明互鉴互通。拓展“一带一路”朋友圈,搭建交流平台。学校承办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组织的“职业院校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调研活动,同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11个省市15所职业院校和教育研究部门的与会学者专家就服务“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化办学方面的举措、成效和经验等内容开展深入研讨。
由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近年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教育合作、设立海外分校输出课程标准等领域的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在2019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学校成功获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院校。
发挥办学优势,致力专业化社会服务。2018年,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师生参与了“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陶瓷文物修复工作,为复原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力量。近年来,学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与当地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多方力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11月,上海喀什职业教育联盟工作推进会暨对口帮扶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签约仪式在喀什举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作为参与此项“一校为主、多校对一”专业帮扶工作的沪上7所高校中的牵头院校,将围绕“聚焦专业、校际合作”中心工作,在团队构建、方案研发、教材编制、教师培养、教法交流、基地建设,以及“多校对一”机制运作等方面发挥更多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