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从川到沪,从菜鸟到学霸!让她的青春出彩的竟是一门课


[2019-12-20]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5324

从川到沪,从菜鸟到学霸!让她的青春出彩的竟是一门课

2019-12-19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尼苦伍呷今年22岁,她做梦不会想到,如今的自己也会被别人称作“女神”。她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就读大三。从四川到上海,从敏感自卑到神采飞扬,从不会用电脑的“菜鸟”到连年奖学金的“学霸”,高职的一系列综合素质培养课程让她逐渐蜕变,如今的她和同学们一起,走向了实习岗位,用职业技能绽放出青春的色彩。

一封寄到凉山的信

  诉说求学路上的感恩与决心  

尼苦伍呷告诉记者,她家中是五姊妹,自己排老三。家中世代务农,父母起早贪黑的日夜操劳,让家中五个孩子都上了学。但是,读大学时却经历了一番波折。

三年前,她和哥哥都有上大学的机会,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只能供一个人继续深造。兄妹俩都想读下去,却让父母犯了难。“我当时不想放弃读书,不想跟身边的同学一样结婚生小孩,我还是想走出去看看。后来哥哥心疼我,就把机会让给了我。”

第一次迈出独立的脚步,从彝族自治区来到了上海,陌生的校园生活和全新的知识让她一时间难以消化。“在来上海上学之前,我连成都都没去过。” 第一次接触电脑的不知所措、第一次站到人民大会堂的感慨万千,都成为尼苦伍呷成长路上的珍贵回忆。

有一次课上,辅导员让他们给家里写一封信。她提笔坐在教室,一时思绪万千,她说:“我突然就有很多话想写下来,说给爸爸妈妈听,说给学校听,也说给自己听。”这封饱含真情实感的家书被辅导员看到后大加赞赏。师长的帮助和鼓励给了她自信和勇气,也让她更加感恩。“樊院长说我身上有一股拼劲儿,她总叮嘱我格局要高,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尼苦伍呷说。

樊辛是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院长。在樊辛的眼里,高职学校不止要教学习知识,更要传授生存的技能、人生的指导,要让学生们有走出的校园迎接社会挑战的底气。

“当我来到城院的第一天,看到这些孩子,我很是心酸。不少同学都来自偏远贫困地区,他们早期也没有接受过很好的素质培养,家庭也没能提供好的资源。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还有对改变自身命运的紧迫感。” 院长樊辛老师说。

清晨楼梯间的晨训

  展现欣欣向荣的职业面貌  

在气温骤降的上海,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清晨要鼓起勇气迈出被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上7点,在上海城建学院共管学院的走廊上,早已站着一小队的西装革履、训练有素的“迎宾者”。

这是公管学院特有的“晨训”时间,原本只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属,现在已经辐射到了全院各个专业。“老师早、同学们好”。一声声清脆而专业的问候,可以唤起周身一整天的活力。从“召开晨会”到覆盖全院的“礼仪标准训练”,这些如今习以为常的训练,凝聚了樊辛老师十二年的心血。

在樊辛的要求下,学院的每一位同学都必须轮流参与到“晨训”中,把自己当成是一位专业的迎宾人员,穿戴整体、抬头挺胸、笑脸相迎每一位来到公管学院的师生们。起初,同学们也不理解樊老师为什么如此执着。渐渐地,一轮轮“晨训”下来,他们发现自己的仪态变美了、举止更优雅,谈吐更恰当。

一个小小的平台,就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又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现在,这个“晨训”平台已经成为了学院的抢手环节。在晨训的呈现上,各个专业班级暗自较劲,脑洞大开,还“开发”了各个版本的问候词:英文版、上海话版、四川话版……来自各个专业的早晨的第一声问候总是让师生惊喜连连。

“酒店行业的流动性很大,也很辛苦。”上海东湖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张洁静告诉记者,在精致光鲜的外表下,学生最需要的是潜下心来打基础。“在职业教育中,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站姿、气质、谈吐甚至英语口语都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现在学院可以用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技能,并从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相信高职学生的未来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原文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19/12/19/15767587941157854158.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