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以“职教改革四十年,产教结合育工匠的”第四届职业活动周暨2018年上海高职职业体验日活动拉开序幕。早上9:30开始,来自浦东新区、普陀区、宝山区、虹口区等区的中小学生按照预约时间,陆续来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及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两所高职院校进行职业体验。 今年的职业体验日活动,在往年活动的坚实基础之上,增加了新亮点:上海各高职院校中世界技能大赛、国赛及星赛的获奖选手和参赛选手将与体验者近距离互动,通过交流比赛备赛经验和亲身指导体验活动的方式,让全市参加体验的中小学生加深对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理解。 ❀ 在昨日的体验活动中,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结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花艺项目竞赛的举办,为体验者们提供了艺术插花项目的体验; 小记者的花艺作品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利用校内“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的优势,向体验者们提供了印刷术探源、4D影视体验服务等四个体验项目。 寻找印刷的奥秘 “哥哥姐姐们不仅仅是在插花,他们还是‘电工’‘木工’甚至‘裁缝’,不起眼的材料在他们手里,竟然都能变成好看的艺术品!” 来自杨浦区市光小学三(1)班的男生杜明远和同学们一起安静地观摩了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花艺竞赛现场,对哥哥姐姐们的艺术设计与动手能力佩服不已,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 在志愿者的指引下,体验者们走进了学校的园林实训园区。在园林实训园区里等待他们的除了漂亮的花材之外,还有一位“世界冠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金牌获得者潘沈涵。 “花艺并不等同于插花。”2017年获得金牌时,潘沈涵还不满18岁。这位年轻的“世界冠军”一边手把手教参加职业体验的小选手插花,一边告诉大家花艺与插花的区别。其实,插花必须要有一定的容器,而花艺则不需要,花艺可以挂在墙壁上,可以放在地上等等。插花的主要材料就是植物,但是花艺除了材料之外还需要另外的一些材料用作装饰、固定,比如说绸缎、塑料、金属丝等。花艺在选材、造型上也更加广泛,潘沈涵就曾经利用一台电风扇为基础,以花艺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呈现。 潘沈涵在比赛中 在潘沈涵哥哥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园林设计专业副教授朱红霞的指导下,体验者们先用非洲菊定框架,然后填充花和肾蕨的叶子,最后遮盖花泥、摆造型,学习到了基础插花花艺,体验了一把园艺师的草花培育和插花创作工作。虽然大部分同学都是首次接触花艺插花,但是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市光小学的带队老师黄琪慧表示:“今年的职业体验通过先观赛后实践和与世赛选手近距离交流的方式,让家长和学生全面了解了现代化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了解花艺这个装点我们生活、城市的行业。” 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4楼,有一座印刷博物馆。这间建在校园中的博物馆,面向全市市民免费开放。在这里,体验者们追溯印刷术发展的悠久历史,深感自豪与骄傲。 博物馆里的秘密 在博物馆中,有一份珍贵的展品吸引了体验者们的目光。它是《解放日报》曾经使用的活字印刷模具。一边的多媒体视频向体验者还原了当时报纸排版印刷的全过程。一排排摆放着活字印刷模具的架子中间,工作人员来回走动,将需要的字逐一找出,组合成一篇文章,并进行版面排版……现场观众们看着动态的画面,入了迷。 报名的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进行一项技能性的职业教育,掌握一项得心应手的技艺,对年轻人未来的发展会有重大的影响。” 在校内的“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里,王东东老师与体验者交流了自己的参赛经验与体会。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参赛选手王东东老师获得了一枚铜牌,之后,他又以教练的身份随代表团多次参与赛事,见证了中国制造的步步攀升,从零金牌到奖牌榜第一名,这种质的飞跃,是中国工匠精神的崛起,也是职业教育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成果。 通讯员:蒋家敏 胡岸 高职学生记者:刘雅洁 崔欣欣 金欣怡 小记者:钱旸 刘芯瑜 柏润临 余佳潞 冯昕羽 潘婧云 宋博昱 顾云珊 邵宜加 记者:周雪鸥 杨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