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在青浦博物馆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长三角中小城市文化活力(青浦站)座谈会。青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思琴、青浦区文旅局副局长田惠敏、青浦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沈培、青浦区博物馆馆长王辉、青浦区博物馆副馆长张鸿、青浦区重固镇文旅中心主任左富根、青浦画院执行院长姚美凤以及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全体人员,围绕青浦区文化活力及文化IP打造、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座谈会由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逯改和青浦区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张力华共同主持。
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王桂林博士汇报了长三角中小城市文化活力的总体概况,重点介绍了青浦区在文化政策、文化禀赋、文化产业、文化参与和文化包容等五个纬度的亮点,并提出了有待深化拓展的五个建议。
王辉认为,应该重视长三角中小城市文化禀赋的特性和差异性,从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传播力四个维度诠释文化活力的内涵与表征,应该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激活文化活力,通过文化资源与文化动力的转化守正创新。
田惠敏提出,应将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结合以丰富活力指标体系,在文化保护与特色小镇的打造中,要加强顶层规划、统筹管理,重视社会资本和民非组织,处理好所有权的多元化和管理主体的多头化。
沈培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个振兴”之一,在文化活力建设中需予以重视,应该从政府、市场、人民的角度提升文化历史保护的整体认知和水平。他还提出,古镇开发应立足自身的文化特性,避免商业化和同质化。
周思琴在总结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战略部署,为青浦区在新征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遵循路径和行动指南。她指出,基于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角色与使命,青浦区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本地文化资源禀赋和优秀基因,积极与高校智库携手,共同打造“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现代化枢纽门户,引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辐射整个长三角。
张鸿、左富根、姚美凤针对文化资源数据统计、富泉山遗址保护、青浦水印版画的传承等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互动。
供稿:城市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