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日前,第三十届“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说教材·说教学模式”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主题是“‘中文+新技术’赋能‘一带一路’国家人才新技能培养”,会议旨在推进专业设置优化升级,充分利用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推动专业教育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建设可推广的“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新模式。
研讨会现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供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说,职业教育不仅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下,职业教育应做出结构性贡献,培养能够担当重任的大国工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应以“中文+新技术”赋能“一带一路”国家人才新技能培养,推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表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职业院校应深刻理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认真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部署,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在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使命,大力推动“中文+新技术”成为职业教育人才的关键优势,以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动力助推打造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新增长极。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承办,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协办。
责任编辑:邱晨辉
原文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3-07/20/content_2bemNjs3.html?gid=2V1Qqd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