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13日,2022年长三角养老服务技能“育-训-赛”一体化活动在上海开展。活动邀请了来自各政企单位、高校、行业专家等对长三角地区11所高校指导老师和选手进行指导,培育充实而精炼,比赛激烈而紧张,各参赛队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和较高的竞技水平。
活动邀请了山东省教学名师、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教授王燕,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高级技师洪瑾两位专家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的比赛流程及内容要求,围绕健康养老服务理论及技能方面开展培训。
技能比赛于11月12日拉开帷幕,大赛以推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速长三角洲养老服务教育联动,促进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一体化为宗旨,以竞赛方式展示专业学生面向应用的实践能力和专业风采,检验学生养老服务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比赛采用单人竞赛模式,以标准化老年人配合案例形式展现,案例分为社区居家场景和机构场景两个竞赛模块。比赛严格对接国际、行业等标准,将国内外先进的、专业的养老护理理念和技术推广到养老服务行业,促进养老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11月13日下午,大赛举行闭幕式。闭幕式上,学校党委书记、上海高职高专医药健康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褚敏指出,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要民心工程,希望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社会、家长和青年人能认识到养老服务行业的崇高性、专业性、民生性、基础性,把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来建设,提高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尊重,建立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职称序列,支持机构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共同奏响打造养老人才培养新格局的交响曲。
上海开放大学学历教育部副部长徐宏卓在讲话中针对目前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希望各高校可以开展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中国队专家组组长周嫣,本次大赛裁判长、潍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王燕分别作了世赛经验分享和赛事技术点评。
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马建超对本次长三角养老技能“育训赛”一体化活动从项目立意、组织方式、内容设计等方面给予高度赞扬,并希望各高校在优化养老服务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学生专业性等方面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推动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
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党总支书记周齐佩宣布本次比赛获奖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选手及教师颁奖。其中,我校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徐静、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陈映成摘得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夏凡林、丁超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举措,在上海市教委高教处指导下,由上海高校养老类专业建设服务平台、上海高职高专医药健康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平台主办,上海开放大学以及我校承办。
供稿: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
获奖等级 | 学校 | 选手姓名 | 指导老师 |
一等奖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 徐静 | 夏凡林 |
一等奖 |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 陈映成 | 丁超 |
二等奖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 宋嘉珺 | 周丹 |
二等奖 |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 陈倩 | 俞姗姗 |
二等奖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潘梦 | 张倩 |
二等奖 | 上海市医药学校 | 王丁晔 | 陈炜 |
三等奖 |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 邓淑虹 | 凌海飞 |
三等奖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 | 李淼 | 戴艺纯 |
三等奖 | 上海立达学院 | 魏珏 | 黄玲玲 |
三等奖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 黄宇 | 王佳慧 |
三等奖 | 上海立达学院 | 蒋梦萍 | 付静侠 |
三等奖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 倪计 | 于颖 |
优胜奖 | 上海市医药学校 | 王钧贤 | 姜宜君 |
优胜奖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李希兰 | 吴佳妮 |
优胜奖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 黄河雪 | 曹婷 |
优胜奖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 | 何青倩 | 沈玲 |
优胜奖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李远 | 顾丽华 |
优胜奖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张雯雯 | 张桐桐 |
优胜奖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黎瑞娟 | 曹雪楠 |
优胜奖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 杨佳宁 | 覃倩 |
优胜奖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李双双 | 朱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