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首期“同心聚才 智汇城建”高层次人才沙龙活动


[2024-12-27]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1040

DSC_5756 - 副本.jpg

12月25日,首期“同心聚才 智汇城建”高层次人才沙龙活动在杨浦校区举行,为我校高层次人才搭建了一个成果分享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为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谢华清,上海临港新工科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吴勇锋、学校党委书记褚敏等领导和嘉宾、我校40余位高层次人才代表应邀出席。会议由副校长淦爱品主持。

会上,杨为民院士介绍了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在创新平台、人才队伍、科研装备、研究领域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从“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促进速度质量双提升”、“创新科技合作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成长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分享了科研创新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借鉴。

DSC_5790 - 副本.jpg

谢华清聚焦“推进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从综合改革概况、学科专业布局、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级、内部治理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策略,为我校加快推进本科职业大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沙龙活动中,邀请我校6位高层次人才作了学术报告。人工智能应用学院宋长新教授以《AI时代下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讨》为题,探讨了如何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创新人才之道。规划管理与质量评估办公室刘文华研究员则分享了《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定位与发展逻辑》,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高守雷教授带来了《红山文化陶器生产专业文化程度研究》,食品与旅游学院渠凌丽博士阐述了《基于导电MOF的生物传感平台构建》,城市运营管理学院蒋小强教授作了题为《建筑碳中和:基于AI的建筑智慧运维算法及应用》的报告,市政与生态工程学院张姣教授介绍了《电化学法回收污水氨氮研究》的研究成果。这些报告不仅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前沿的学术成果,更展现了我校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多领域性。同时,这些报告也彰显了跨学校、跨学院的紧密团队合作,以及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前沿研究态势,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机会。

DSC_5747 - 副本.jpg

在本次活动中,“上海临港新工科产教融合研究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战略合作协议”顺利签约,双方将以培养面向数智化时代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深度产教融合,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

DSC_5864 - 副本.jpg

褚敏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近五年来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成绩以及当前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才工作提出了要求。他高度评价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认为其在营造更加开放、活跃、富有创造力的学术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表达了对未来能有更多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的期待,希望这些活动能够持续推动学术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学校迈向新的高峰。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沙龙活动收获颇丰,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汲取新知识的宝贵机会,更通过与同行的深入交流互动,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成果。


供稿:人事处(教师工作部)、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