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腾讯会议与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举行。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以及《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探索》《江苏社会科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媒体报刊机构的专家学者与线上500多位观众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等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交流。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他表示,值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四周年之际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对于破解“两个大局”中生态安全问题和生物安全等的挑战和问题意义重大。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建教授主持
在上午举行的主题发言与专题发言环节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院长王雨辰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学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方世南分别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及其价值》《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会引向一种新的人类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政治导向》为题做了主题发言。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怀友、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贞山、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丽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朱远、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勇教授分别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学向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以缙云石窟生态修复为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福建探源》为题作了专题发言。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既各具特色又紧扣研讨主题,引发热烈讨论。
下午,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分为两个分论坛展开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学术探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徐文越主持第二分论坛研讨活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严宁副教授、青年教师郑佳博士分别在第一分论坛、第二分论坛做了专题发言。刘严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上海实践及其基本经验》为题,从建设“生态之城“、扎实推进“五违四必”、垃圾分类先行先试、河长制等四个方面概括了习近平生态思想在上海的实践;以三个“辩证统一”,即“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辩证统一”、“坚持久久为功与功成不必在我的辩证统一”、“坚持先行先试与治理创新的辩证统一”,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上海经验。郑佳基于法国学者的研究视角论述了全球生态挑战背景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启示,她认为,法国学者期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为中法合作前景作了展望。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全程参与研讨会线上观摩。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