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2025年秋季学期辅导员专题培训会暨首批辅导员工作室揭牌仪式


[2025-09-12]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116

微信图片_20250912144027_96 - 副本.jpg

9月11日,以“赋能·启航·守护”为主题的2025年秋季学期辅导员专题培训会暨学校首批辅导员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奉贤校区举行。学校党委书记褚敏、副校长郭洪涛、学工部部长汪鹤、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工部与团委全体人员以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会由学工部副部长陶萍萍主持。

汪鹤作开班动员。他指出,教育部近期明确提出要不断拓展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将其打造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力军。此次培训既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提升育人实效、支持辅导员职业成长的重要部署。他围绕“如何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结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学生工作实际与辅导员们作了深入交流。

微信图片_20250912144015_94 - 副本.jpg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刘明波作题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专题讲座。他围绕新时代青年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系统化预防干预的方法,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 

微信图片_20250912144024_95 - 副本.jpg

郭洪涛充分肯定了我校辅导员队伍的辛勤付出与工作成效。她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要深刻认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切实发挥辅导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聚焦核心能力,坚持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履职能力和育人水平。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支撑保障,着力构建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随后,她宣读了学校首批辅导员工作室名单,并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授牌仪式,这标志着我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迈入新阶段。

“静候佳音”资助育人工作室主持人许静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工作室的建设思路与未来规划,表达了凝聚团队力量、打造工作品牌、助力学生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微信图片_20250912144030_97 - 副本.jpg

褚敏在总结讲话中强调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上海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对高等教育在导向上、定位上、路径上、保障上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他指出,辅导员既是思政工作者,也是学校干部的蓄水池,学校对辅导员们寄予厚望,他对全体辅导员提出四点工作要求:

第一,要提高政治敏锐性。面对高校风险点,辅导员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地,做到多维感知、立体研判、及时响应。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苖头性、倾向性问题中感知政治风险。第二,要提高工作责任感。要始终心怀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赤诚之心,站稳学生立场,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关注学生在学业压力、经济困难、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急难愁盼”,建立台账,精准帮扶。第三,要提高组织领导力。要修炼工作方法论。要像指导员一样,当好学生的头,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要有清晰的态度和立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学生思想上的“定盘星”。第四,要修炼工作方法论。要守住底线,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务中,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学校利益的关系,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工作要有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确保思政工作既有高度、深度,又有温度、效度。

此次培训内容充实、安排紧凑,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践交流,全面激发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学期的学生工作,不断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早日建成本科职业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