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奉贤校区召开“知信行相统一的‘大思政课’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讨会”,会议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如何构建学生理论学习与行为实践相融合的“大思政课”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知信行一体化,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等问题展开研讨。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书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方洁,上海建桥学院马院院长宋艳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马院院长陈文杰,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龙燕等应邀参会。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尚慧萍,学工部部长汪鹤出席,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文越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加讨论。
尚慧萍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总体介绍了我校“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及探索实践特色。汪鹤分享了近几年我校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等原则,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革探索方面取得的经验。
在主旨发言环节,石书臣肯定了我校“大思政课”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方案的特色,强调评价定位需聚焦于“课”,应从对“大思政课”的理解要精准化、学生评价体系要系统化、标准设计要一体化三个方面设计评价体系。闫方洁强调,要把握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可聚焦一门课程开展实验,教研一体化推进。宋艳华建议分步推进,找准切入点,组建跨学科团队,更加科学地设置评价指标。龙燕和陈文杰对我校在思政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大思政课”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
在交流环节,马院教师分别围绕相关课程介绍了关于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考、探索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马院将积极转化研讨成果,进一步以教改项目方式推进综合评价体系改革探索,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类型特点,着力构建同“大思政课”建设理念相契合的评价系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探索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路径,并以评价体系改革来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思政素养提升。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