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两会“申”音|我听总理谈就业:服务“不断线”,要让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2020-05-24]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2795

两会“申”音|我听总理谈就业:服务“不断线”,要让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叶佳琦,黄兴,郭娜,邵未来2020-05-22 17:56

“六稳”之首,稳就业!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整个报告总计39次提到“就业”,为近年来最多的一次。劳动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正在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大家纷纷表示:透过这份报告,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就业之重”。


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美华


何为“就业的不合理限制”?譬如女性就业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歧视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就业任务重的背景下,更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协同发力,不断优化有利于恢复和稳定就业的政策环境。


今年,上海陆续出台政策,要求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今年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岗位在往年基础上增加一倍,同时,为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区社区工作者岗位,新增1000余名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等。这些就业政策都是首次出现,重在落实。就业优先是当前第一位,因此各项支持政策力度还需不断加码,注重不走老路,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同时,推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政策应注重扩大吸纳大学生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挖掘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各项惠企待遇,增强企业稳就业、稳岗位的积极性。当然,也需要更加重视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适应性。


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


这份报告干货满满,为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雪中送炭,显示了政府更大力度保障托底的决心。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关键词:“不足一年”、“常住地”。农民工群体大多是跟着项目、工期走的,小项目工期大多只有三个月至半年,一年以上的大项目较少。如今提出“不足一年”也可纳入常住地保障,对农民工来说肯定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能满足他们的就业保障需求。


而“纳入常住地保障”,意味着农民工或其他就业群体无需回到户籍所在地,就能及时领取失业救济金,这样不用来回奔波,可以快速获得保障,并继续寻找其他就业机会。这条政策也与“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相呼应,对弱势群体给予全面保障,也为后续恢复经济、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复工复产提供了底气。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叶德磊


这是对就业的三个重要预期指标,相比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要求略有下降。在疫情背景下,如果这三个指标能够达到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虽然纵向比有所降低,但是横向比较其他国家,仍然是很不错的就业数据。


要完成这些指标,一方面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信部去年底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扶持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途径。此次疫情,受影响最大的恰恰是这些企业。通过减少企业税费负担、减少新办企业的手续流程等途径,都能有效缓解企业压力。


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副院长杨蕾


报告提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扩招100万人”的目标上再增加了一倍。高职扩招对劳动力市场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技能素质的机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符合我们现在就业市场的需求。现在的社会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要求劳动者不断提高技能,把高职院校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对人才导向的积极引导。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积极响应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高职扩招的部署,在物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3个专业中开展2个批次的高职专项扩招考试招生。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随着上海老龄化深度加剧,这类人才非常紧缺,扩招的方向就是对接产业需求。


我们的学生不愁就业,现在才大一,就已经有企业来要人了。这几年高职院校就业情况非常好,甚至超过了本科专业学生。不过,对扩招生的培养,入门门槛可以降,但是要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严把毕业关口,确保扩招生将来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


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就业援助员唐春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目前就业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供求关系不平衡,就业岗位的供给相对于就业需求较少;二是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这意味着创造了绝大多数市场岗位的组织随时面临经营不下去的风险;三是就业信息渠道欠缺有效的整合,很多失业人员或大学毕业生有就业需求,但不知道有效的就业渠道。


今天总理给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干货,降低中小企业的生存成本,保企业就是稳岗位。二是缓和了应届生就业困难导致的叠加效应,留出解决问题的缓冲空间,可以进一步降低因疫情叠加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就业风险;三是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压力,释放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带动新的行业与催生新的业态;四是大力扶持在线经济和新兴行业,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质量,为今后应对不断上升的就业压力做好准备。


属地政府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


瑞金二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副主任李俊


这份报告给我们基层单位下阶段就业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马上加强社区失业人员排摸,对所有失业人员按年龄段分段记录跟踪,建立一人一档,了解个人动态,推荐相应岗位,做好面试回访记录,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另外,我们会紧密联系辖区企业,为企业提供相关扶持政策解读,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为企业推荐符合他们需求的人才。三是定期举办就业促进活动,提供市场就业行情信息,宣传政府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求职困难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视觉编辑:黄兴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链接:http://www.51ldb.com//shsldb/sz/content/01723bbc7da9c001ae5071dfcb3dac5b.htm?from=timeline


本文同时刊载于《劳动报》5月23日刊  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