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生收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0-10-26]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3066

微信图片_20201026095510.jpg

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学校组织师生观看了大会直播实况,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对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对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和始终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家还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居安思危,苦练本领,积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干好工作,为祖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部分师生感想摘录如下:

褚敏(党委书记):

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向人民英雄致敬,同时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敢于为和平正义作出巨大牺牲,并争取完全的胜利!发生在70年前的那场战争,面对世界第一强国,敌我双方物质上差距悬殊,我们完全是用道义、勇气、血性、精神去赢得这场战争,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就要锻造中国风骨、中国力量、中国血性、中国智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两个百年目标历史交汇点的重要时刻,我们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要焕发青年一代的风骨和血性,敢于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同时也要运用好力量和智慧,努力在科技上领先,为维护世界和平、完成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光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立国之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弥足珍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广大学生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立爱国情,强报国志,践爱国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刘严宁(直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美两国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场大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美国在各个领域的极限施压,我们要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排除各种干扰和杂音,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薛鹏飞(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的那场血战,不仅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也是捍卫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正义之战,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面对突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又一次向世界人民伸出援手,率先打响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如今在面对部分国家对我们科技、贸易的封锁,我们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打赢这场关乎国家命运之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放眼未来,复兴路上的中国仍在跋山涉水,直面外部挑战的逆风逆水,跨越不进则退的发展关隘,依然需要吾辈自强。

 

蒋成浩(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宣传部副部长)

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胜利,体现出中国人民总能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落实“五育并举”相关的改革思路、举措和实施路径中攻坚克难,不断寻求突破,加强个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岗位业务能力、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包焱(建筑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刘金宝(科技处教师)

青丝已染霜,孤烟大漠落日长,英雄难忘,往日霓裳,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为国为民的英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把炒面一把雪,不论敌人有多强大,都敢于亮剑,打出了尊严,打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魂气势。每当我们回顾这一段历史,无不感慨先辈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精神,没有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哪有今天的安定与繁荣昌盛。先辈的血,吾辈永远铭记,先辈的荣耀,吾辈当奋勇向前不止。

 

周冉冉(校武装部教师)

七十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当下,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每一个热血中国青年,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担当。学校武装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贯彻到学生国防教育之中,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今后将继续为国家国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帆(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教师)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和基层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深知身上的使命,时刻以抗美援朝的英雄的精神要求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自己当初的入党誓言,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于教师的期望,不辜负家长和孩子对教育的期望。

 

张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我们的祖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这是外公生前和我们讲抗美援朝故事常用的开头语。他的亲叔叔是抗美援朝的一名英勇的战士,牺牲在70年前这场持续了两年九个多月的出国作战的战场上,中国军人就是在“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弱,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先进的枪支武器,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的情况下,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和意志作战。同样是党员的我,更要守护好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国家!

 

白雪茹(国际交流学院学生)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今天,我们青年一代虽出生于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年代,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使命感,我们也希望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点什么,让这个世界比昨天更美好。也许我们力量绵薄,也许我们的声音还有些许稚嫩,但是我们华夏子孙拳拳爱国心,晔晔如扶桑,何惧道阻长,愿意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我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抗美援朝英雄的身上感受英雄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我们志存高远,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们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正所谓“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我们有信心成为时代的传承者,开拓者和奉献者,传承好、发扬好抗美援朝精神。

 

张霄(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学生)

孩提时代,我就时常跟着妈妈哼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今天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深刻明白我们当代大学生应不忘前辈们的牺牲付出,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有志青年。

 

张映闻(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学生)

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精神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始终保持高昂斗志的乐观革命主义精神,是为了国家奉献自己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为了人类和平世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交叉点,历史的关键点上,要铭记抗美援朝精神等一系列优秀精神,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当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杨春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力极度悬殊的战役。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是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屹立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也是我们中国人民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英雄为祖国牺牲、热血奋战的场景,看到抗美援朝英雄回家,看到他们身上的国旗,我明白了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是因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这是中国“最可爱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早日为祖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