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第一党支部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环境下,本期主题党日活动结合新学期面临的新问题,开展“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网上问卷调查,对开学三周的网上教学情况进行摸底调研。党员教师们积极参加问卷调查和网上讨论,分析了疫情期间网络授课面临的新情况、带来的新思考,纷纷表示:立德树人是我们的初心所在,课堂教学是我们的责任重地,在“停课不停学”这个特殊的抗“疫”战场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网络教学工作。
大家通过问卷表达了对网络授课这一新教学模式的看法,认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师生的技术信息素养,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是常态教学无法开展时的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同时老师们也开始反思网上授课存在的问题,提出该教学方式受网络技术和传输质量的限制,师生之间很难实现良好互动,这使得网络授课的课堂效果难以保证。大家普遍认为,如何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使之成为常态教学的良好补充值得进一步讨论。
在党支部书记杨蕾老师的组织下,大家还结合各自的主讲课程各抒己见,讨论了如何建设一流课程的设想。马长安老师提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通过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相长。王燕娟老师强调了结合时代特点增强课程前沿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意义。任翔老师介绍了其所授课程《人体解剖学》的课程思政,他在课程中带学生走进解剖学遗体捐献者们的内心世界,将“感恩”“敬畏”“责任”作为教学重点。王燕老师分享了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经验,并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三方面谈了课程规划。最后,杨蕾老师根据党员老师们的反馈,梳理了本支部党员教师“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创建一流课程的目标和思路,为下一步把“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精准到位落实在每一门课程建设中打下了思想基础。(供稿: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第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