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城建学院:听劳模校友讲述初心和使命的故事


[2019-11-27]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4036

上海城建学院:听劳模校友讲述初心和使命的故事

2019-11-26 17:2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11月26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沈萌耀)“匠心精神,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几乎都有的一种锲而不舍、以理想为基础,坚守与专注,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思想为基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自我;以创新为基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的一种精神境界。”近日,全国劳模陆凯忠回母校,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青年学子作讲座时对工匠精神的阐释。

  当被问及“这么辛苦到底在追求什么?”时,陆凯忠解释道,对比全世界各大发达城市的建设,对比上海30年前后的城市面貌和硬件设施,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不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的硬件设施差;当身处浦东陆家嘴抬头仰望争相划过天际线的摩天大楼,为人类的智慧结晶啧啧赞叹;上海的立体城市交通,环线,地铁,轻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福州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等等,达拉特旗电厂、珠海横琴大桥、玉环电厂、江阴热电厂、北仑电厂、秦山核电、三门核电等都有他付出的一份辛勤汗水和智慧奉献,这是他的成就,他的价值,更是他作为一线工人的光荣使命!陆凯忠劳模用切身经历向在场学生生动讲述一位工匠技师的初心和使命。

  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有一种校园精神叫劳模(工匠)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城院人深耕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三大领域,也培育了一批批杰出校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大力弘扬传承劳模(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听劳模讲述初心和使命的故事”主题活动,将劳模育人与主题教育进行紧密结合,切实推动“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工作取得实效,引领青年学子坚守技能成才初心、践行技能报国使命。

  9月以来,劳模纷纷走进校园、走上讲坛,为广大学子讲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工匠精神”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新中国70周年建筑工匠”、全国劳模、我校特聘劳模教授、杰出校友陆凯忠作为劳模代表,有幸走上观礼台,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在分享观礼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同时,陆凯忠劳模生动讲述了“工地入党,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和“精益求精,践行一代工匠使命”故事,向广大学子深刻阐述苦练技艺、锤炼本领、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模(工匠)精神,坚守着一线匠人技师“苦练技能、立志报国”的初心。吴文巍劳模与思政教师共上思政课,与青年学子共话“匠心筑梦新时代”,开启思政第一课。吴文巍劳模与城院青年学子面对面,站在大学生涯新起点,共同畅想未来新发展,传承劳模(工匠)精神。吴文巍劳模以人工智能为新时代背景,结合青年学子的大学生活,植入科技力量,生动阐释劳模(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传承弘扬,引领青年学子感受劳模工匠的满腔赤诚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职业气质、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将具体的劳模(工匠)符号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人生“关键词”,开创崭新大学征程。

  目前,学校已构建起了一支约100人组成的劳模导师队伍,劳模导师上开学第一课、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是着力打造的特色育人品牌。以“劳模导师”的身份走进班级,为青年学生讲述价值观引领示范课程。劳模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广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传承、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己任,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依托学校“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育人中心”,进一步深化劳模(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继续扎实推进“十个一工程”建设,构建劳模精神育人新体系,将主题教育实效切实体现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编辑: 韩晓余

原文链接:http://www.cnr.cn/shanghai/tt/20191126/t20191126_5248738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