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大思政课”建设


[2023-11-19]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300

微信图片_20231119092534.jpg

11月16日,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海市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推进会精神,解读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团委就目前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下阶段工作设想作汇报交流,领导小组成员就进一步落实“大思政课”建设方案进行了研讨。会议由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杨广军主持。

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褚敏总结讲话。他指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学校思政教育更加系统化的有力抓手,方案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和统筹协调的职能。学校要深入对照上海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推进会议要求,聚焦“大思政课”建设,落实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立足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牢牢把握“课程、师资、资源、机制”四个核心要素,不断夯实“大思政课”体系建设、机制建设、特色建设和成效建设内涵。

褚敏强调,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要牢牢把握“三个关键点”,对照“重不重视、适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要求进行反思。要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学院的重要工作责任,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二级学院治理架构体系;在适应职业教育学生特点、劳模工匠精神内化转化和数字化赋能学习和评价方向下功夫;注重教育改革创新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完善的成效考核评价体系。要牢牢抓住“三个结合”,整合运用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丰富育人资源。创新学生思政课第一课堂教学方法,结合与青年大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发挥校内劳动教育包干区、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色资源育人研究中心和校外国情教育基地、劳模实践基地、红色场馆、社区共建基地等育人合力;依托教育数字化,运用好网络的优势与特点,提高网络思政平台吸引力,更好服务线下的思政教育。要牢牢盯住“三个重点任务”,认真落实特色马院建设重要任务,持续加强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建设,提升师生劳模(工匠)精神育人特色显示度,切实培养合格职业人、卓越职业人。要牢牢抓住“四件事”,做好热点问题思想引导中央厨房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平台建设、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中心红色资源转化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他强调,全校上下要深刻把握“大思政课”建设主线、主题、主要要素,不断总结经验,强化体验、参与、实践、互动等有效方法,突出劳模(工匠)精神育人特色,探索数字化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思政工作协同机制,切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方案落地,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供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