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见证真正的技术!全国砌筑高手同场比拼,评判标准精确到毫米


[2021-09-29]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1370

见证真正的技术!全国砌筑高手同场比拼,评判标准精确到毫米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发自新疆乌鲁木齐

2021-09-27 17:47  来源:澎湃新闻

01:41

全国各地砌筑技能人才同场竞技,评判标准精确到毫米级。拍摄:陈伊萍 剪辑:何羽茜(01:41)

杨从星完成的比赛作品。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图

杨从星完成的比赛作品。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图

一手拿砖,一手抹泥,将砖块精准落定,一挤一压,顺手一刮浆……一遍遍重复的动作,看似简单枯燥,殊不知这是个硬技术活。9月27日,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在当日上午的比赛中,砌筑工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30个参赛代表团的选手们在各自的比赛工位上有条不紊地砌筑,手法非常熟练。杨从星在砌筑工比赛中。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图

杨从星在砌筑工比赛中。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图

来自上海代表团的两位选手分别是学生组的杨从星和职工组的唐世福。在比赛工位上,杨从星站在自己砌筑的砖墙作品前,挑砖、测量、切割、抹灰、砌筑、找平、勾缝……他神情专注,手势干净利落,需要在总计8小时的比赛时间内完成指定作品。8个小时听起来挺长,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可谓分秒必争。砌筑工项目上海队教练王建成在比赛场边向记者介绍,因为8小时的比赛时长对选手来说不仅工作量大、体能也消耗极大,因此分为两个半天来进行。在他看来,比赛中一方面是要读懂图纸,量好尺寸,做到砌的墙垂直度、平整度以及砂浆的饱和度恰到好处;另一方面,还要把控好时间,要眼疾手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杨从星在砌筑工比赛中。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图

杨从星在砌筑工比赛中。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图

王建成说,选手在完成作品时需要经历放样、切割、砌筑、勾缝、清理等5个步骤。都是砌墙,工地与比赛场有什么不同?他说,与工地上的砌墙不同,砌筑比赛的要求会更高,不仅要看选手砌筑的图案与比赛要求图案是否一样,还要看墙面的误差。“评判标准精确到毫米级,相差每一个毫米基本上就是扣0.5分,它的平整度、垂直度、细度的尺寸要求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打分的,所以对选手要求比较高,这是它的难点。”记者了解到,教练王建成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施工技术专业的一名教师。他说,现在社会上就砌筑工这个工种而言,很多都是技术比较普通的农民工来做,他们的做工比较粗糙,比如我们选手参赛8小时只能完成1平米的砌筑,普通农民工可以做30平米。但是,砌筑工领域依然紧缺技术精干、手艺高超的“工匠”人才。王建成说,比如要修复一些历史建筑的清水墙,或者建造工艺较高的建筑,这时候就需要手艺非常精湛,且经验丰富的技能人才来胜任。“而我们的选手就是这样的技能人才,在不断的培训和比赛中练出精湛技能,未来有望成为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张慧

校对:徐亦嘉


原文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8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