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黄天荣老师作为第三完成人,重点参与的《典型老港区功能转换与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以上海港转型升级为背景,依托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与住建部科技项目计划,聚集航运服务与绿色发展,历时10余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攻关,取得了以下关键技术的突破:
(1)首创了“船闸+港池+地下空间+地上周围建筑群”的四位一体空间设计,最大程度地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与工程建设影响最低化;
(2)针对建筑能耗等突出难题,因地制宜创新研发了江水源热泵与冰蓄冷绿色能源技术,建立了资源节约、管理高效的绿色建筑适宜技术集成体系;
(3)深度融合BIM与互联网、大数据及云端等技术,研发了水工结构预埋件、运维监控管理等系统,破解了水工复杂结构建设的技术难题;
(4)深入研究了港口工程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技术,提出了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实现了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5)首创了典型老港区绿色综合改造与建设的新模式,建立了绿色滨江航运服务综合体的理论模型与框架体系,建成了我国首个航运服务总部基地。
项目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24篇;成果纳入各类规范、标准及规程2部;取得省部级工法1项;荣获2018年中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创设的典型老港区功能改造与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部分达到国际领先。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港三区、五区及十四区等多个老港区改造,并在江苏、浙江等地实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为港口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项目团队正围绕中国航运绿色发展主题,积极开展后续项目策划与成果提炼,包括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入库、知识产权申请与成果推广应用等,努力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全球卓越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供稿: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