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让“援边精神”进校园
2018-05-04 18:02光明网
链接:http://share.gmw.cn/local/sh/2018-05/04/content_28631968.htm
2018-05-04 18:02光明网
链接:http://share.gmw.cn/local/sh/2018-05/04/content_28631968.htm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上,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戈壁,胡杨做到了。”5月3日下午,“不忘初心,重温援边情;牢记使命,扬帆新征程——援边精神进校园” 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杨浦校区举行,三位援边干部代表走进校园讲述援边故事,引导青年学生立四方之志,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这也是上海高校创新思政工作载体的一次有益探索。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从1995年开始,上海选派对口支援干部,对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区,实施对口支援和帮扶,作为上海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的重要实践,上海的援边干部们肩负着祖国的使命,带着人民的期待,离开繁华的城市,告别家乡、亲人,远赴对口支援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以及服务上海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校长叶银忠说,“援边精神”是宝贵的、独特的教育资源,对学校的育人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要将“援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学习援边干部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家国情怀,二是学习他们坚定信念、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三是学习他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援边精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处处长陶文捷,2013年8月到2017年1月间在新疆喀什地区支援当地建设,一待就是四年,把驻地当家乡,把当地百姓当作亲人。
上海仁济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陆任华,从2015年7月到2017年1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援建期间,不畏困难,勇挑重担,将喀什二院肾病科从一个年轻的科室建设成全疆肾病领域的领头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处副主任黄俊革,在2014年到2017年三年的新疆援建工作中,帮助喀什大学组建土木工程学院,这是喀什地区的首个工科学院。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每一步而艰辛和喜悦都深深印刻在黄老师的脑海中。
援边为什么、援边做什么、援边留下什么?黄俊革忆起援边前,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书记留给援边干部们的三个问题。最终,援边干部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将援边的积极态度带到了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说,援边干部吃苦耐劳,真抓实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出高度的服务意识和进取精神,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的援边工作答卷。当前,上海高校正在着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援边精神进校园活动对于弘扬“援边精神”、引导广大青年立四方之志,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上海高校创新思政工作载体的一次有益探索。
当天,7位上海援边干部获颁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人生导师”聘书。启动仪式后,新受聘的“人生导师”走进校园课堂,以“家国?理想?责任?奉献”为主题,与师生面对面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述“援边故事”。(光明融媒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