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由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的2024年上海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高职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正式开班。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高教职教教师部综合教研员朱园飞、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会娟、副院长陆春华,上海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督导施敏、上海永辉超市人力部招聘经理张芬芬、用友新道公司代表张良君,以及来自7所上海市中、高职院校的2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会议由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师林炜主持。
本次项目为期8周,分为岗前认知及培训、岗位实践和实践内容转化三个阶段。参训教师将在上海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和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实践岗位中,开展企业实践。
结合前期对高职中职“双师型”教师能力需求的调研成果,本项目围绕“双师型”教师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能力要求。基于上海“数字城市”建设,围绕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聚焦时尚消费品领域的产业前景及人才需求现状,明确财经商贸类教师在互联互通、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在商业流通领域能力需求方面的提升。
李会娟在开班致辞中谈到,本次研修班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深入贯彻,也是对国家与上海市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的重要落实。教师企业实践,是促进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理解所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等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方法;是增强专业教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等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举措。
朱园飞为全体学员作培训动员。他强调了国家培训项目对于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性,明确本次实践的目标任务,是了解企业组织形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能力。岗位实践在企业组织形式,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岗位操作技能和规范,总体提升,通过完成一件作品、企业实践总结、企业实践转化和教学案例设计等实现教学能力提升。希望各位学员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最前沿,通过小班化、精准式培训,积极参与团队研修、项目研究、同行交流和行动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副院长陆春华和来自实践企业人事部门的相关领导施敏、张芬芬、张良君分别介绍了本次企业实践的相应岗位。上海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岗位有订货盘存专家、人事专家和场地设施专家;上海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提供有门店数字化管理岗,线上电商岗,品类营销岗;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有营销项目实施顾问、企业管理信息化顾问、新商科专业课程教学服务等岗位,为实践教师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工商管理学院持续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同行业领先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近年来先后同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产业学院、同上海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示范性教师企业流动站、同上海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基地,积累了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教师,能够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软硬件保障。
本期国家级培训项目预计将在8月30日结束。
供稿:工商管理学院 周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