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学校与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楼宇新质生产力培育,探索城市微更新的诊-规-治-管”专题研讨会在杨浦校区举行。此次合作将为楼宇经济领域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为双方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同推进上海乃至全国楼宇经济的创新与发展。上海楼宇科技研究会理事长戴晓波、常务副秘书长宋心昌、副秘书长张家春,学校副校长淦爱品、科技处副处长孙凯、城市运营管理学院副院长包焱,上海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王震国,校外专家以及城市运营管理学院骨干教师等出席活动。
会上,淦爱品与戴晓波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楼宇经济研究和城市微更新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正式开启。淦爱品表示,学校与研究会的合作有助于整合资源,推动城市更新和楼宇经济的研究,同时期望通过合作,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成长条件,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推动城市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包焱期望通过合作,优化专业群课程结构,共建科研团队,开拓社会服务,共同推动城市智慧运营管理领域的教育和行业发展。张家春表示,期望通过合作,将成果纳入学院教学内容,共同培养适应城市智慧运营管理需求的人才,推动城市更新和科技产业链发展。
城市运营管理学院骨干教师励莹介绍了楼宇经济专委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聚焦楼宇经济的基础研究、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共建平台,提供实训和调研机会。
与会专家围绕楼宇新质生产力培育,探索城市微更新的“诊-规-治-管”的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震国认为,城建学院与楼宇科技研究会互补共建,可实现产学研的“四个结合”,即:其一,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一线需求的紧密结合,确保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更新。其二,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强化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联系,为高校教研活动提供实证基础,增强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其三,可实现教研思维与政府城市发展战略思考的结合,推动政策制定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其四,可实现产学研多维一体的融汇融合,为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提供助力,为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动力。他指出,楼宇经济研究、现代物业管理、城市运营创新,要着眼未来,其中,研究对象要从既往的城市楼宇向楼宇城市转变;产业赋能,要从既往的信息化自动化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变;人才培养,要从既往的技术动手型向整合管控型、从楼栋管理型向楼群统合型转变。
HOX(香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开权,从建筑设计视角出发,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五点见解,描绘了一个高效、绿色、智能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愿景:一是土地合理利用与规划有助于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二是设计灵活多变的空间,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模块化建筑和数字技术提升建造效率。四是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升楼宇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五是,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
上海建科院低碳高级工程师汤鹏认为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与运营层面的结合,提倡“诊-规-治-管”以确保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和长远性。一是城市规划应超越传统的土地使用和建筑设计,转向更多关注建筑的运营成效,推动零碳建筑和绿色化改造。二是从城市体检项目出发,诊断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实现节能和减碳目标。此外,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实现技术融合,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
研究会理事长戴晓波认为楼宇新质生产力培育极为必要,城市微更新的系统化“诊-规-治-管”模式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上海“十五五”规划预研究及城市更新立法为楼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强化科技链并整合供应链,以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运营管理学院骨干教师郑迪认为,楼宇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与挑战,楼宇经济将经历内容和形式的根本变革,从传统的城市楼宇向楼宇城市转变。提倡对城市街道进行更新,以促进楼宇间的“毛细血管”流通,同时强调产业与楼宇经济的耦合,以及管理运营在楼宇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微更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管理模式,对城市空间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与更新,是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楼宇经济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更与城市的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楼宇经济的培育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会议加深了与会人员对楼宇经济和城市微更新的理解,为学校与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将共同探索楼宇经济领域的新趋势,共建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参与学术会议和展会,建立楼宇经济信息数据库,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这些举措,双方将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城市运营管理学院 励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