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17日,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施洪威、倪皓与学生黄晨怡、苗佳、彭高阳5人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金滩村“乡土建筑技艺传习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更好地挖掘乡间传统古建筑的历史底蕴,展现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意识,传承中国传统乡村古建筑营造技艺,
师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行业内及其他古建爱好人士一起加入到修缮散落在民间的古建筑保护志愿者行动中。在古建企业燊榕古建保护中心组织者的带领下,志愿者们从城市走到了古村、老宅、山野、江畔,穿越山水,用自己的汗水为饱经风霜的古建筑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修缮活动中,志愿者们一同参与了古建筑修复作业和乡土古建筑保存现状深度调研,同时体验了当地竹编、歙砚和扎染等非遗传承项目,参与了木作、瓦作、雕花、墨画、地面夯土等古建修缮多工种作业,也与古建行业大咖们一起进行了作品分享。
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与金滩村当地工匠师傅按照最新文物保护条例要求对“汪维平老宅”进行了修缮。这栋老房子建于清末民国初期,局部大木结构损坏严重,部分屋面垮塌,楼梯损坏严重,部分木柱柱脚腐朽以及局部木楼板遭腐朽破损。在师傅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学习了在原木上放八卦线,使用斧头加工木料,用刨子将木头打磨光滑,最后在团队协作下制作一根符合尺寸的立柱,同时完成了梁和枋、房顶瓦片的编码与拆卸安装。在另一幢老房子“汪邦伟老宅”学习了砌墙抹灰技术,对房屋夯土地面进行了翻修,最后内外墙面损坏部分均已恢复如初,志愿者们在修缮后的墙面上进行了建筑彩绘。
通过此次研学考察活动,师生们收获颇多,感受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魅力,成功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传承和推广传统建筑技艺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今后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供稿: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施洪威、陈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