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参赛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营结营仪式顺利举行。训练营面向我校推荐参赛的国际参赛项目团队及项目指导老师开展,来自泰国、日本等高校的项目成员线上参与培训学习。
副校长郭洪涛线上参加结营仪式,国际交流处处长于丽敏,后保处副处长龚国华以及授课专家和学生代表等相关人员出席结营仪式。仪式由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宋柏红主持。
郭洪涛在讲话中对本次训练营丰硕的实践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本次训练营的成功举办即是学校双创实践育人成效,也是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我校将工匠精神、创新理念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有力探索与有效实践;通过国际训练营品牌项目的打造,赛事活动的组织举办,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对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意愿与潜质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着力培养富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够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国际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向纵深发展。
结营仪式上,参会领导为优秀营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来自德国的Peter教授与来自以色列的Ron Berger教授,作为授课专家代表发言。Peter教授作为本届训练营开场讲座嘉宾,非常关注同学们的成长与进步,他认为创新创业中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同学们要不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Ron Berger教授则鼓励大家可以大胆的尝试,不断的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勇气与智慧并行。
国际训练营已连续举办两年,一年一度的训练营已成为创客学子们汇聚一堂的品牌活动。今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训练营继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得到了海内外学子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报名。本次训练营自9月18日开营以来,共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活动,邀请了法国里昂IDRAC 商学院、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知名专家教授。课程设置采用“成长化”思路,从团队初创、项目构思、计划撰写、金点分享等环节循序渐进;导师配置采用“理实化”模式,邀请理论扎实、实力强劲的专家教授做赛事指导、实操模拟。
我校顺应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自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参赛项目报名启动以来,积极响应并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组织动员具有泰国、日本等国外学籍的学生团队参赛,助力大赛成为相互促进、人文交流的国际大平台。日前,正逢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办之际,我校以国际参赛项目训练营的举办为契机,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校际交流,打通国内外高校之间资源共享渠道,整合海内外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完善全过程立体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以实干成效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为加快建成本科职业大学助力。
供稿:创新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