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


[2024-12-09 10:09:05]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尤其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内,一旦发生病例,极易造成疫情的传播流行。因此,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了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全校师生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我校与奉贤区疾控中心于11月27日联合举办了“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健康安全知识讲座。

image.png

本次讲座在实训楼117举行,奉贤区疾控中心对我校在结核病防控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了肯定。我校医务室负责人朱医生作为奉贤区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接受了现场采访,分享了学校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和经验。

据朱医生介绍,我校第一例结核病例发生在2019年,由医务室接诊并转诊至上级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在接到病例报告后,学校及区疾控工作人员迅速行动,组织相关同学前往定点医院进行筛查,包括症状筛查、拍摄胸片及感染检测。同时,对病例所在寝室及班级进行了彻底的消杀工作,包括开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课桌椅等,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

此外,学校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特别关注学生是否有咳嗽、咳痰超过两周等结核病的典型症状。对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学生,学校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随访复查,确保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包括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以及二课活动等,向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师生们不仅了解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还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了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

最后,学校温馨提醒广大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重学习疾病预防知识,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如若出现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及时就诊治疗。

通过这次“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活动,我校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校园的安全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