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国际交流学院在院会议室召开思政教育进课堂学习交流会,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学院2017年思政进课堂立项的杜立成、高钰两位老师分别以自己近一年来的试点经验和大家进行分享。杜立成从《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入手,阐明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提出了课程思政的三个层次:坚守底线——探索试点——润物细无声,并建议思政进课堂要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传递正能量、有价值的精神。高钰的思政进课堂课程是《庭院景观设计》,她提出思政课程重言教,而课程思政重行教。思政进课堂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课程实践中让学生亲生体会本行业专业人员的敬业精神等。
与会教师深受感触,大家认为,在高校教学的同时如何积极的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当代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之一,本次会议让大家有了一定的思路。
党总支书记、学院院长蔡伟庆代表学院对所有的教师提出要求:学院全员思政进课堂开始全面启动,下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在自己开设的课程中选择一门课程,开展思政进课堂试点。他要求,大家要立足分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院的学生都“出国更爱国”。(国际交流学院供稿)